16、《陈涉世家》讲学稿(5课时)司马迁课题:《陈涉世家》课型:新授时间:2008年8月27日星期三执笔及审核:九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知识能力: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过程和方法:运用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2、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阳夏人辍耕点缀掇啜泣怅恨苟富贵嗟乎鸿鹄之志闾左谪戍当行以数谏故罾丛祠篝火忿恚佐毋斩鞭笞袒右攻蕲询徇殉社稷谯憔樵2、读熟课文3、找出本课的通假字,并解释(含句子)。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①会天大雨②足下事皆成③又间令吴广④卒中往往语5、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第一段:……者……也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若为佣耕太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第二段:闾左谪戍屯大泽乡皆次当行会度已失期法皆斩举大计等死,死国天下苦秦久矣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指意念鬼威众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罾,固以怪之矣间令之次所旁丛祠中狐鸣旦日往往语指目第三段: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笞尉剑挺佐之并杀徒属第借令毋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受命从民欲袒右为坛而盟蕲下将兵徇蕲以东比至陈与皆来会计事将军身被坚执锐社稷刑其长吏6、整理本课的一词多义:之次为数故以7、试译课文同桌结成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下列句子的含义必须掌握。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③:将军身被坚执锐④天下苦秦久矣⑤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⑥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⑦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史记二、学习·研讨整体把握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记叙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什么?2、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3、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4、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5、在发动起义的过程中,陈胜吴广卓越的宣传、组织才能得到了充分显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点的?6、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它有什么作用?7、找出本文陈胜广为流传的几句话,看看这几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体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①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通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总结:课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三、反馈检测1、填空本文节选自,作者,朝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家,《史记》是他用毕生精力完成的我国第一部体通,全书共篇,后人赞曰“、”。2、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任何评价的?(3分)③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3分)3、比较阅读。文段一:陈胜者,阳城人也。……杀之以应陈涉。(全文)文段二: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