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中的第147—149页。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过程与方法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领会诗歌中的感情和作者表达的思想。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难点1.领会诗歌中的感情和作者表达的思想、2.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学突破1.介绍诗人和时代背景,内容要精当,要有所侧重。2.适当介绍联想和想象两个不同的概念。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解决生字词,诵读诗歌,初步体会其感情。2.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朗读的背景音乐)。3.检阅有关郭沫若及本课的背景资料。◆学生准备1.预习,解决生字词,并诵读诗歌,初步体会其感情。2.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3.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步骤(第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讲故事导入新课。1.听故事,进入新课学习。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和文学常识。2.做练习,巩固生字词,学习文学常识。3.学习《天上的街市》。3.学习天上的街市。一、讲故事导入新课(约分钟)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和文学常识(约分钟)三、学习《天上的街市》(约分钟)教学步骤(第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复习旧课,进入新课。2.学习《静夜》。2.学习《静夜》。3.扩展阅读和训练。3.扩展阅读和训练。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约分钟)二、学习《静夜》(约分钟)三、扩展阅读和训练(约分钟)本课总结《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作者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这些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板书设计天上的街市第一节,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夜景——街灯明星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写实第二节,写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第三、四节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想象静夜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写实第二节,写天上鲛人的故事——想象无论写实还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静”。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诗歌的感悟重在朗读,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要多加朗读。那么同学们结合前面学到的知识想一想,如何朗读呢?提示:朗读诗歌,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朗读总的原则是要把握这两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缥缈()隔()灯笼()甚()疏()鲛()2.解释下列词语。缥缈:________定然:________珍奇:________闲游:________陈列:________笼罩:________3.《天上的街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历史剧《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与提示:略。◆个性练习设计1.整体感知两首诗,理清诗中联想和想象的思路。(1)《天上的街市》中联想和想象的思路是:诗人由地上的街灯,________,然后想象到牛郎织女的自由生活。(2)《静夜》联想和想象的思路是:诗人由眼前月光下的实景,________。2.《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象到了什么人?想到了人的什么生活?这样的想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静夜》诗中描绘出了宁静、轻柔、温馨的美景图,为什么诗末要联想和想象出鲛人对月流珠的传说?联系全文看诗人抒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