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是一个状态量。】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性质。3.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1℃).4.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5.用实验室温度计测液体温度:(1)、(2)、(3)①温度计玻璃泡与待测液体体充分接触②玻璃泡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4)①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③读数时把温度计取出来读、(5)6.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①离开人体读数②实验温度计无寒暑表无同上7.熔化和凝固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8.晶体和非晶体:(1)熔化时温度的固体是晶体。如:(2)熔化时温度的固体是非晶体。如9.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叫熔点(2)凝固点:,叫凝固点(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10.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右图)t/℃吸热t/min晶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t/℃t/min非晶体熔化曲线放热11.汽化:.物质从态变为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和,这两种方式都要热。12.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液体,。13.蒸发有作用。14.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②。(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沸点越;气压越,沸点越。(海拔越,气压越)15.液化: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2)。16.升华和凝华现象(1)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升华,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17.升华热,凝华热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长度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m1m=km1m=dm1dm=m1dm=cm1cm=dm1cm=mm1mm=cm1mm=μm1μm=mm1m=μm1m=nm1μm=nm1nm=μm1nm=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课桌高0.7、篮球直径24、指甲宽度1、铅笔芯的直径1、一只新铅笔长度1.75、手掌宽度1、墨水瓶高度6。5、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F、“记”:测量结果由和组成。(也可表达为:由、和组成)。7、误差:1、定义:叫误差。2、产生原因:。3、减小误差的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二、质量:1、定义: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一个苹果约150;一头大象约6;一只鸡约2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也可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