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快与慢一、温故知新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______,其他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2.0.57cm=________m=______dm=_______mm(答案:5.7×10-35.7×10-2)3.测量时,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这种差异,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二、名师解读点拨知识点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则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_____方法,并引进“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__。(答案:物体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v米/秒米每秒)【说明】“1米/秒”的物理意义:某物体1秒内移动的距离为1米。【注意】常用的速度的单位还有:“千米/时”,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经常用该单位表示速度。速度的单位中,“米/秒”和“千米/时”如何换算呢?【点拨】【拓展】将求速度的公式变形后,可用于求路程,也可用于求时间速度该如何测量呢?【点拨】测量速度的方法:(1)通过测量物体运动所经过路程的长度、时间,然后用计算物体的速度;(2)利用超声波测速仪可以直接测量速度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特点求速度答案:如下表所示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特点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求速度用求速度用求出路程s内的平均速度【易错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因为速度v保持不变,所以v与s和t无关。【辨析】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平均速度为,速度的平均为,二者数值上不一定相等。例如: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800米,前一半路程用了50秒,后一半路程用了40秒。则:汽车的平均速度,而速度的平均。【拓展】下面是人和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平均速度人步行:1.2m/s自行车:5m/s火车:28m/s客机:250m/s子弹:900m/s光:3×108m/s三、拓展整合创新类型之一: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例1】(2004年桂林)(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a)表明:。图(b)表明:。【答案】相同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例2】(05年广西南宁(课改实验区))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1)轿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秒?(2)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答案】(1)90km/h=(90/3.6)m/s=25m/s;(2)已知速度v=90km/h,时间t=2min=1/30h,得:答:轿车行驶的速度为25m/s,2min内行驶路程为3km。类型之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例3】(2004年西安)2004年4月8日起全国铁路第5次大面积提速,“西宁一北京西”新运行时刻表如图表所示,根据图中数据我们可知提速后西宁至北京西列车的平均速度约________km/h。【解析】根据图表中数据可知,14:23从西宁出发,第二天15:06到北京西,总路程为2092km,总用时t=24h+15h06min-14h23min=24h43min,所以平均速度为:【答案】84.6【变式题】(2003年广州)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后2s的平均速度是4m/s【解析】【答案】C【例4】(2003年启东)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s,车长为12m,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m/s.【解析】【答案】6【变式题】(2004年黄冈)小华同学坐“京九”线上的火车去姥姥家过暑假,上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