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记住新疆归属中央的标志;2.思考与探索“为什么人们赞誉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思考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能力;3.正确认识张骞在中外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意志品质,以及意识到无论古今,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预习导学】一、自主学习(依据学案进行知识梳理,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一)张骞通西域(请认真阅读教材62-6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西域:汉朝时,____和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2.张骞出使西域:(1)第一次:为了联络____夹击匈奴,公元前____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2)第二次:为了联络乌孙等国,公元前____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3)意义: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了______的开通作出了巨大贡献。(二)丝绸之路(请你认真阅读教材64-65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穿过____,经西域运往_____,再转运到欧洲。(1)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_____等物品和_____、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2)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_____、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传入中国。2.汉朝先后开通多条海上航线,被称为_______。(三)对西域的管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65—66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公元前_____年,西汉政府设_____,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2.东汉时期,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_____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思维拓展)一、预习反馈:组内交流预习中的不明白的问题,仍不明白的由组长汇总。二、探究交流:(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问题1】为什么人们赞誉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问题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达标检测】1.《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A.打击匈奴B.开拓疆域C.管理西域D.开通商路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哦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3.丝绸之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C.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D.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C.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拓展延伸】材料一材料二“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材料三拨云见日:1.材料一的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其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张骞能够通西域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中的图片是哪一线路图?参考答案:【预习导学】阳关玉门关大月氏138119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漆器开渠良种马海上丝绸之路60西域都护甘英【合作探究】【问题1】①张骞出使西域功在当代: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联系;②利在千秋:这条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③张骞出使西域不辞辛劳、不畏艰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问题2】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价值:它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