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从闪电谈起【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两种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并能解释验电器的工作原理。3.知道静电现象的应用和保护。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视频中的现象是一种静电现象,“电”到底是什么,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为了揭谜底,今天就让我们先从闪电谈起。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教材P43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观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来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现象(如图)(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称带上了电荷。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自主阅读教材P44~45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2.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说明(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4.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发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现象(1)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6.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喷涂、静止除尘、静电复印等。静电现象的防护:在建筑物的高处装置避雷针;油罐车尾拖一条铁链,将摩擦产生的静电随时由铁链引入大地,以保证安全。1.对学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可以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并演示)方案二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你有哪些方法?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