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书中知识点整理选修系列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1、人体的稳态1内环境概念: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是内环境。细胞内液血浆三者关系:体液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内环境)淋巴2内环境稳态①稳态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运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②参与稳态的系统:神经、内分泌、消化、循环、泌尿、呼吸③血液中PH稳态:缓冲对: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Na+的排出规律: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K+的排出规律: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5水平衡的调节6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K+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水、盐丢失的后果:(1)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2)缺K+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心律异常(3)水过少——排尿过少,出现尿中毒7Na+、K+平衡的调节途径血钾降低排吸血钾增加皮质醛固酮血钠升高肾小管、集合管血钠降低肾上腺++(+)分泌KN)(a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8血糖的平衡9血糖平衡的调节10血糖平衡的意义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11糖尿病及其防治①诊断:血糖高且有糖尿②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③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而体重减轻)④防治: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习惯,加强锻炼。12①血糖浓度<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可以喝葡萄糖水缓解)②血糖沈度<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可以注射葡萄糖缓解)③当空腹时血糖浓度>130mg/dl出现高血糖④血糖浓度>160-180mg/dl出现糖尿病13体温:身体内部温度。可用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代表14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15体温的调节:2、免疫1免疫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种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非特异性免疫: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3特异性免疫:(1)淋巴细胞的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分化成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B细胞。分布:在淋巴器官,如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2)抗原概念: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就叫做抗原。性质: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3)抗体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4)体液免疫:概念:靠抗体实现的免疫方式就称为体液免疫。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5)细胞免疫的概念:不依靠体液中的抗体,而是依靠T淋巴细胞来完成的免疫方式,称为细胞免疫。过程:在感应阶段与体液免疫的基本相同,是刺激T细胞。在反应阶段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出大量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在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也因此失去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效应T细胞还能释放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6)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举例:细菌外毒素,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和病毒感染等实例说明。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类型全身性过敏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