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预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三、课时:2四、学习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画出一个神经元)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2、反射(1)反射概念:指在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的反应。反射弧:完成的结构。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有:、、、、(传出和它所支配的等)。(2)反射种类非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举例:条件反射:大脑皮层控制的举例:P17完成”思考与讨论”提示: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后,有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能够传导的兴奋又叫神经冲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在下面画出图2-2A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原因:B动作电位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对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电位差未兴奋部位:C兴奋的传导刺激产生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电位变化…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的,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流动的方向(填一致或相反)。在神经纤维的膜外侧,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有流向而在神经纤维的膜内侧,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流向。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1)生理完整性(2)双向性例题1.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1)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2)结构:、、。(3)分类:轴突—胞体型图示为:轴突---树突型图示为:●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前膜和后膜比一般神经元膜略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有动力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化学物质----递质。突触间隙时两个神经元之间很小的空隙。●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类。兴奋性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另一个神经元抑制。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导突触小泡兴奋→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释放递质→→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方向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方向的,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方向传递的原因是:。总结:(1)递质移动方向:→→→(2)递质的去向:迅速的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内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3)受体的化学本质:(4)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性。(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