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历史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学习各个学派在大变革时期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知识提要】1.孔子2.百家争鸣【课前预习】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和两部分。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其开始创办。孔子主张“”。就是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采用_______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等得到发展。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一书。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加大的开阔了眼界,促使他们。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的简表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分组讨论】1.简述孔子的思想2.想一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影响?3.战国时期,为什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自我检测】1.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2.《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A、“仁”和“礼”B、“因材施教”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3.(2016•青岛)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①孔子②老子③孟子④庄子⑤董仲舒.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D、②④⑤4.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很好的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该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孙子D、韩非子5.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6.“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7.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8.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9.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A、乙B、丙C、甲、乙D、甲、丙10.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D、墨家组:损害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