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3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成就(我国外交取得新成就)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的背景: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式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①世界格局由两极向方向发展②阶级斗争向方向发展2.调整的表现:①出发点:与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最根本出发点:为中国建设提供有利的外交环境)②基本准则:原则③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全方位继续改善和发展同的关系(一条线)继续加强睦邻友好(一个圈)增强与的团就和合作(一大片)④方针政策: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政策⑤基本目的:强调反对,建立公正合理的二、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1.表现:①开展以为中心的A国际重大问题作出贡献a、维和行动b、裁军安全行动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地区热点问题作出贡献a、两伊战争问题(巴以冲突)b、柬埔寨问题(阿富汗问题)②活跃在中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B上海合作组织(2001)SCOa、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斯别克斯坦b、性质:以求、以求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c、作用: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对加强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起作用C东南亚国家联盟(未参加)确立了面向21实际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D欧洲国家联盟(未参加)建立面向21实际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法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注:年,东南亚发生严重,中国政府采取“感同身受,同舟共济”的态度,承认和坚持不贬值,为缓解东盟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东南亚各国和整个世界的广泛赞誉2.原因: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B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物中享有很大的发言权C.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作出了恰当的调整。各地区、各国家、各组织与我国关系良好。重点问题结合史实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建国第一年1949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得到另外部分国家的承认,迎来第一个建交高潮。2.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4.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亚非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5.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从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在国际上形成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7.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很多领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8.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并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选择题: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据此回答:1.我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C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2.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采取一种积极的外交政策。据此回答:3.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A联合国B社会主义国家C第三世界国家D周边国家4.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包括A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B推动裁军进程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世贸组织的成立5.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A俄罗斯与中亚B日本与朝鲜C新加坡与东盟D印度与东南亚6.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在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外交任务是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②专注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③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