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第一课时姓名【导学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2、通过探究,了解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的意识。【导学内容】一、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的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能量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二、机械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速度越,则物体动能越大。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质量越举得越,重力势能越大。(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弹性形变越,弹性势能越大。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4、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情况有关。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若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则总机械能不变。机械能=+。【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轨道ABC光滑,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小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撞击弹簧后又将沿水平轨道返回,接着滚上斜面。在这整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的情况是()A、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B、动能→弹性势能→动能C、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D、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例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王艳同学发现学校运动场地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铅球,如图所示,于是他想利用这些器材亲自体验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请你帮他设计应如何去做。(2)说明该实践中怎样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例3、如图情景是一种游戏,叫做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游戏者通过a点之后,动能越来越小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为零例4、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___就越大.(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12345木板倾角θ10°30°53°75°85°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0.500.400.360.390.43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上表: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定性关系是。【小结】【导练巩固】1、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则()(A)它们的合力可能为零(B)此二力的三要素相同(C)物体的动能一定不变(D)物体的机械能可能改变2、以下物体中,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的是()(A)伞兵在空中匀速下降(B)汽艇在平静的水面上加速行驶(C)火箭加速上升(D)飞行的标枪从高处下落3、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B)鸽子比燕子飞得快(C)燕子比鸽子飞得高(D)鸽子比燕子飞得高4、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D)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5、落到地上又弹跳起来的皮球,关于它的能量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缩过程,动能增加,弹性势能增加(B)恢复过程,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加(C)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