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下语文《荷花淀》学案1【学前导引】孙犁的小说,大都是描述他的故乡——冀中平原的白洋淀水乡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尽管取材多为严酷的战争年代的人物、事件,但往往不从正面去描写战争,而是把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命运真实地结合起来,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在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格化的描写,用充满诗意的笔致,把白洋淀人民保卫家乡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交织在白洋淀水乡如诗如画的背景上,展示人民群众爱民族、爱国家、爱同志的优美情操。孙犁的小说带有抒情诗般的格调,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这是孙犁小说特有的风格。【学习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本文生动的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赏析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基础知识精讲】·背景资料1.作者简介孙犁,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学毕业后去北平(北京)谋生,曾用“芸夫”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初步了解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1937年冬参加抗日,主要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后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并在这里发表了他的名作《荷花淀》等名篇。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冀中乡下从事写作。解放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解放后写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记》、论文集《文学短评》等。此外,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了他的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大。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保卫祖国,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荷花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经过精心构思谱写出的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字词储备吮(shǔn):吮吸。打点(dǎ·diɑn):收拾,准备(礼物、行装等)。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泅(qiú):游水。凫(fú)水:游水。水式:游水的本领。·课文剖析1.故事情节梳理按照故事的发展情况,全文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开端(从开头至“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写送夫参军。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①编席候夫②夫妻话别③送夫参军发展(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至“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探夫遇敌。这一部分也分为三层:①商量探夫②失望归家③归途遇敌高潮、结局(从“她们向荷花淀里摇”至“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写助夫歼敌。这一部分也可分为三层:①巧遇丈夫②伏击歼敌③战后打算尾声(最后一段)写妇女们锻炼成长。2.语言描写赏析本文的人物语言写得非常成功,有的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有的鲜明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下面我们以“夫妻话别”和“商量探夫”两段为例作一赏析。①“夫妻话别”一段水生很晚才回家,引起了妻子的疑虑。她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他异常的神情,水生嫂很快就察觉了,担心出了什么事,最后终于委婉地问明了实情,这无不表现出水生嫂的温柔体贴、聪明稳重、识大局、明大义、爱丈夫更爱祖国的性格特征。同时夫妻话别中通过水生富于个性的语言——“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什么事情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塑造了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爱妻子,鼓励妻子不断进步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你总很积极的。”一句话所包含的感情比较复杂,“你总”这本是对人嗔怪的话,是啊,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又是战争年代,很有可能这一去就不会回来了,这样的大事怎么不跟妻子商量呢?水生嫂又怎么会不责怪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