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学案●精题精讲例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建立②南宋灭亡③定国号为元④元朝统一全国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例2元政府设置的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A.市舶司B.行中书省C.司农司D.宣政院●我夯基我达标1.统一蒙古各部并建立蒙古政权的人是()A.耶律阿保机B.铁木真C.完颜阿骨打D.忽必烈2.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的时间是()A.1206年B.1260年C.1271年D.1279年3.忽必烈时,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中没有()A.户口增B.田野辟C.秩序安D.赋役平4.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行中书省B.中书省C.六部D.尚书省5.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6.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互相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回族B.藏族C.满族D.蒙古族7.史书记载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朝代是()A.西汉B.唐朝C.元朝D.宋朝8.元朝编写的刊行全国的农书是()A.《农桑辑要》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A.铁木真B.忽必烈C.文天祥D.王安石10.根据所学知识,填充下列相关知识。(1)_______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___。(2)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________和_________政策,把各族人分为__________等。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桑辑要·序》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观点?为此他统治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3)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反映了元世祖非常重视农业。他在位时,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还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取得显著成效。(2)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3)维护元朝的统治。12.阅读下列材料:在(元朝)政府机构中,汉人和南人不得掌握实权。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判流放充军和赔“烧埋银”;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灭族。此外还规定,汉人、南人不得习武打猎、集会,甚至夜间点灯以及养狗、养鹊都受限制。不过事实上,早期投靠蒙古族的汉族官僚、地主,同样享有多种特权;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有不少破产流亡,沦为奴婢。——选自教材请回答:(1)汉人和南人分别指什么人?在元朝属于第几等级?最高一级是什么人?(2)以上材料说明元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其目的是什么?(3)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为什么?参考答案:(1)汉人,指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汉人和其他各族人。汉人属于第三等,南人属于第四等。最高一级是蒙古人。(2)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分而治之。(3)阶级矛盾。因为汉族中也有享有多种特权的官僚、地主,蒙古族中也有不少人破产流亡,沦为奴婢。●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忽必烈早年曾受命主管______地区,继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他仿效_______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_______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在地方上设立_______,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还曾经下令司农司编写_______刊行四方,取得显著成效。2.元朝完成统一全国使命的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阿保机D.阿骨打3.列举两宋期间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并回答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过程有什么特点。答案:辽、西夏、金、蒙古政权等。在建立的过程中,首先有一部落在与汉族政权的接触中,受汉族政权的影响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完成了本民族的统一,建立了政权。4.列举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过程中的史实。答案:1206年,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