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1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条件.2.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一、动量守恒条件的扩展应用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2)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3)系统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2.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研究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必须合理选择系统,再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系统的内力与外力,然后判断所选系统是否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例1(多选)质量分别为M和m0的滑块用轻弹簧连接,以恒定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滑块发生碰撞,如图1所示,碰撞时间极短,在此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图1A.M、m0、m速度均发生变化,碰后分别为v1、v2、v3,且满足(M+m0)v=Mv1+m0v2+mv3B.m0的速度不变,M和m的速度变为v1和v2,且满足Mv=Mv1+mv2C.m0的速度不变,M和m的速度都变为v′,且满足Mv=(M+m)v′D.M、m0、m速度均发生变化,M和m0的速度都变为v1,m的速度变为v2,且满足(M+m0)v=(M+m0)v1+mv2答案BC解析M和m碰撞时间极短,在极短的时间内弹簧形变极小,可忽略不计,因而m0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动量不变(速度不变),可以认为碰撞过程中m0没有参与,只涉及M和m,由于水平面光滑,弹簧形变极小,所以M和m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两者碰撞后可能具有共同速度,也可能分开,所以只有B、C正确.例2图2如图2所示,一辆砂车的总质量为M,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以速度v落入砂车中,v与水平方向成θ角,求物体落入砂车后车的速度v′.答案,方向与v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同.解析物体和车作用时总动量不守恒,而水平面光滑,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即mvcosθ=(M+m)v′,得v′=,方向与v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同.1.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系统的划分非常重要,划分时要注意各物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清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2.系统整体上不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但在某一特定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远小于内力,则系统沿这一个方向的分动量守恒.可沿这一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解答.二、动量守恒定律在多物体、多过程中的应用求解这类问题时应注意:(1)正确分析作用过程中各物体状态的变化情况;(2)分清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并按作用关系将系统内的物体分成几个小系统,既要符合守恒条件,又要方便解题.(3)对不同阶段、不同的小系统准确选取初、末状态,分别列动量守恒方程.例3如图3所示,A、B两个木块的质量分别为2kg与0.9kg,A、B上表面粗糙,与水平地面间接触光滑,质量为0.1kg的铁块以10m/s的速度从A的左端向右滑动,最后铁块与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0.5m/s,求:图3(1)A的最终速度大小;(2)铁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大小.答案(1)0.25m/s(2)2.75m/s解析(1)选铁块和木块A、B为一系统,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系统总动量守恒得:mv=(MB+m)vB+MAvA可求得:vA=0.25m/s.(2)设铁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为v′,此时A、B的速度均为vA=0.25m/s,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v=mv′+(MA+MB)vA可求得v′=2.75m/s.针对训练如图4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3m、mB=mC=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碰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图4答案v0解析解法一把A、B、C看成一个系统,整个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mB+mC)vB、C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vB=(mB+mC)v联立解得vB=v0.解法二设A与B碰撞后,A的速度为vA,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vB,B与C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对A、B木块:mAv0=mAvA+mBvB①对B、C木块:mBvB=(mB+mC)v②由题意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知vA=v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vB=v0.1.(多选)如图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斜面光滑,现有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5A.斜面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斜面和小球组成的系统仅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