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A)(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2题。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元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⑥D.①⑤⑥解析第1题,区域界线具有可变性;区域的划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似性,但不是绝对一致。第2题,行政区一般有明确边界,自然区或自然地理单元因边界具有过渡性而没有明确边界。答案1.C2.C读下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回答3~5题。分区甲乙丙地形高原、高山①高原、盆地、山地气候②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植被森林、草甸、荒漠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农业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种植业③3.表中的①表示()。A.盆地、丘陵B.平原、丘陵、高原C.高原、盆地D.高原、盆地、山地4.②表示的气候主要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5.有关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有()。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根据表中提供材料判断:甲区为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山气候。乙区为东部季风区,①指东部的地形,以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两大高原为主。由表中特征可判断出丙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特征突出,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内蒙古高原有优良的草原牧场,新疆以山地牧场为主,新疆也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但在种植区内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答案3.B4.D5.C“”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完成6~7题。6.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中部工业化水平较高B.中部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C.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D.中、西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较大比重7.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开放次序[B.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能力较强C.西部大开发并不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解析第6题,注意三个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第7题,西部地带的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西部大开发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竞争力。答案6.C7.A8.年9月3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水下3757米海底插上中国国旗,有关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阶段性B.在航海技术落后的阶段,人们重视海洋资源的利用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往的通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D.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但深海锰矿还没有开始采掘解析海洋作为覆盖地球的主要部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航海技术落后的阶段,大洋阻碍了人们的交往,不被人们所重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大洋成为人们交往的通道,人口和城市开始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深居内陆的原有经济中心地区。随着技术的进步,美、日、英、德等国已经开始采掘深海锰矿。答案C“”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资源密集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