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标基础知识:理解秦统一的条件;能表述“皇帝”的由来、含义;明确“三公”的具体职责能力培养:评述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知道秦朝郡县制度建立的史实,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价值观:通过古代赞颂秦始皇的诗歌和图片,感受秦朝初步实现统一的宏大气象。通过秦朝始创的“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等内容,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重难点重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课时1课时时间2013年9月1日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并以宗法制度为依托实行分封制,树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是在此后近800多年的时间里,兼并战争不断,周王室威严扫地,最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建立了中国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国。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课前自主学习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东周开始:公元前①年,西周灭亡;公元前②年,东周开始。2.诸侯争霸:前提:(1)周天子大权旁落,③制和④制遭到破坏。目的: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3.秦朝统一条件:(1)一些强大的诸侯纷纷改称⑤“”。(2)—些诸侯国进行了旨在⑥的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3)人民饱受分裂和战乱之苦,也渴望统一。(4)秦国经过⑦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时间:公元前⑧年。影响: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⑨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⑩。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制度1.内容:(1)把“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显示其至高无上,并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王朝沿用。(2)自称①,希望世世传承,永掌政权。(3)皇帝总揽全国②、③、④等一切大权。2、特点:(1)以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2)以显示地位的不可僭越。三、中央官制1.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①,下设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③,下达④,并负责⑤。3.太尉:负责管理⑥。中央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大权集于皇帝手中。四、郡县制1.内容:(1)秦始皇采纳了①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2)地方官僚机构:②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负责③,并定期向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或,主要任务是。(3)郡守和县令都由直接任命。12.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五、历史地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从诸侯争霸到秦统一情景激疑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停地进行战争。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最终为秦统一六国而宣告结束。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那么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而不是曾号称拥有百万雄师的楚国?或是拥有廉颇、李牧的赵国?或是曾派荆轲刺秦的太子丹的燕国?知识归纳1.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和发展(1)西周的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被迫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天予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区,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也不再听从周天予的调遣。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进行斗争。2.秦的统一(D条件:战国时期为增强实力,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饱受分割和战乱之苦的人民也渴望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大,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简况: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典例剖析【例1】在秦统一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B.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