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资源检索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网上资源检索”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二章第三节,该教材是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这节课的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主,因为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苗逢春博士强调:信息不等于知识,信息获取能力不仅仅指能够获取信息,而是指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可见这节课的教学应该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利用关键字搜索,或者是掌握几个搜索技巧,而应该给予一个开放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自发地掌握技巧,培养能力。2、教学思路简述综合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设计位一节综合活动课,并以一个让学生用GoogleEarth(桌面地球)软件查找教师指定的地名的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自发地使用搜索引擎,从而培养他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学目标:1)掌握以google为代表的网络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2)了解google和baidu的特色搜索,如:google的本地搜索、英汉翻译等3)能够根据具体的要求和网络搜索的反馈结果,而使用恰当的关键字搜索。4)进一步熟悉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了解家乡,巩固经度纬度、海拔等地理名词;5)体验高科技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学准备:工具软件:GoogleEarth(桌面地球)教学网站:电子档案袋系统,并在教学资源区中提供大量关于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二、案例描述:片段描述1——任务的出示:师:GOOGLE和微软一样,他所推出的软件一般都代表了该领域最高水平,今天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有趣的软件——GoogleEarth,该软件能让你看到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甚至你能够看到我国北京和上海街道上的汽车和人。想不想玩一玩这个软件?(学生欢呼,有学生插嘴,老师,真的吗?)师:要玩这个软件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找到老师指定的几个地方……(学生齐声回答:noproblem!)片段说明:玩是学生的天性,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为了能够在课堂上能偷偷玩(包括游戏和聊天),他们总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创造机会,这节课一开始就声明要让学生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部分学生甚至会不知道老师让他们的“玩”,实际上就是给予他们学习任务,也就是让他们学习新知识。片段描述2——教师将任务分组:师:为了便于区分大家的查找能力,老师将这几个地方分为三组。每一组任务都任选一个,当然,如果哪位同学能够完成全部任务,那他的水平就超过老师了,要好好表扬表扬:基本任务:西湖孤山、平阳南麂岛进阶任务:东方明珠塔、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天坛挑战任务:美国自由女神像、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一般来说,地理较好的学生和去过杭州和北京的学生完成基本任务时也许不需要搜索引擎的帮助,但是要完成进阶任务和挑战任务,那么对搜索引擎需求就成了一种自发的需求。以“东方明珠塔”为例,为了找到“东方明珠塔”的位置,学生们的完成过程有以下几种可能:1)使用单关键字(东方明珠塔)然后逐一浏览筛选列出的网址,然后找到相关资源;2)使用多关键字(东方明珠塔位置),比较快速地找到相关资源。而为了判断找到的地方是否就是东方明珠塔,他们要么是依靠自己平时的知识经验(去过东方明珠塔或者看过相应的视频、图片),要么是使用google和百度的图片搜索功能,逐一去甄别判断,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学生属于后一种情况。片段描述3——教师布置任务后的附加要求:师:找到相应的地方后,请将当前画面保存在word文件中,然后记下其经度纬度,再简述自己找到该地方的大致过程,然后发表在学习档案袋系统中。片段说明:写出经度纬度既是让学生对经度纬度这个地理名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是在暗示学生可以使多关键字,如“南麂经度”的方法来找到找到南麂的具体位置。过程简述可以促使学生随时反顾(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无形中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这些总结发布在学习档案袋系统中,对自己来说是学习成果,对他人来说是很好的参考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