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学案(一)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学习过程1、设置情景,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提问: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1)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2)我们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像是否真实存在?(3)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关系?(4)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从而引入新课---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实验小组就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应用平面镜进行探究。分析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特点1、,2、,3、,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让学生回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提问:猴子最终有没有捞到月亮?为什么?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大?离我们的距离近了吗?2.平面镜成像原理教师通过作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总结。人眼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由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引起了视神经的感觉,并不是光从眼睛发射向物体的。总结:平面镜成像原理是。3.平面镜的应用学生讨论:平面镜成像有哪些实际应用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平面镜的应用(1)(2)回顾反思这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大显身手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箭头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3.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m。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判定6、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米处,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这时他与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A.5米B.2.5米C.6米D.10米7、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A、8点20分B、4点20分C、3点40分D、3点20分8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常用于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用以观察敌情。你知道它的原理?能画出它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