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课标考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重点掌握秦的统一、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中央官制及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解析考点】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及具体表现(1)基本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2)具体表现为:①皇权至上。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又一表现。2.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历史影响(1)措施:中央:①实行皇帝制;②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其地位、职责、权力各方面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地方:实行郡县制。①地方政权机构:郡县两级政权;②基层机构:乡、里等;③政令下达:三公九卿——郡、县---乡、里-----百姓。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巩固统一的其它措施。①为防御北方的匈奴,下令修建“万里长城”;②修建驰道和直道;③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并是小篆和隶书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④严刑峻法。(2)影响: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考点释疑】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分掌行政、军事、监察,权力分散相互制约。设三公,分割事权,有利于皇权集中、大权总揽。地方上设郡县制,官员由中央任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始终存在两个基本矛盾:相权与皇权(专制)、中央和地方(集权)。【考点综合】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春秋后期即已开始出现。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王室衰微,政令不行,原有的一套政治制度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从用心爱心专心春秋后期开始特别是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官僚制度,推行郡县制度,形成新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后,集战国时期新制度之大成,加以改进、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