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以及F=-kx公式的物理意义。3.理解简谐运动的定义。4.知道简谐运动中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动能、势能在一次振动中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弹簧振子的运动的能力。教具:微型机算机;中间穿有橡皮绳的乒乓球;一端挂有重锤的轻质弹簧;弹簧振子;气垫导轨;音叉;系有细线的木质小球;一端用夹具固定的钢锯条;铁架台;橡皮条;比重计。教学过程:一、从演示实验引出课题演示1:使中间穿有橡皮条的乒乓球作上下振动。学生观察:乒乓球作什么样的运动?(上下往复运动)(学生共同回答)演示2:使挂在铁架台上的重锤作上下振动。学生观察:乒乓球作什么样的运动?(上下往复运动)(学生共同回答)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和重锤的运动跟过去已经学过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往复性)(个别提问)结论: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乒乓球和重锤的运动就是振动。运用:a、振动现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例如蹭在跳板跳水运动中,当运动员跳离后,跳板的运动就是振动。又如汽车驶过高低不平的路面时,车厢就发生振动。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如音叉、锣、鼓等。(下面看一个简单的弦乐器)演示3:橡皮筋套在书上,拉紧橡皮筋,用手指拨动被紧的橡皮筋,发生的声音相当于弹拔弦乐器的声音。演示4:锯条振动。二.新课教学:1.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演示5:有孔的小球跟弹簧连接在一起穿在一根水平杆上,并把弹簧的左端固定,向右拉动小球然后松手,小球就在杆上振动几次后停下,杆越光滑,小球振动的次数越多,如果f忽略不计,弹簧的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可以忽略不计,就成了一个弹簧振子。咱们就把摩擦减小一下,利用水平的气垫导轨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进行研究。(演示多媒体课件)观察的基础上思考:(1)振子的运动为什么具有往复性?(2)什么力使振子振动?明确几点:A、振子做什么样的运动?受不受力?如果不受力将做什么样的运动?B、受几个力的作用?合力是恒力吗?如果是恒力振子将做什么运动?C、振子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就是弹簧的弹力。弹力的大小跟哪些量有关?弹簧被拉长时,振子受到的弹力方向是什么方向?弹簧被压缩时,振子受到的弹力方向是什么方向?D、平衡位置:振子静止时,弹簧没有形变,因而对振子没有弹力作用,O点就是振子的平衡位置。E、先把振子拉到B,再放开,振子在B、C之间不停地振动。(控制多媒体课件的播放)a、先研究B→O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弹力大小逐渐;弹力的方向始终指向位置;弹力产生的加速度逐渐;振子运动的速率逐渐;振子做运动。能量转化。b、当振子经平衡位置的瞬间:(共同总结)弹力等于;弹力产生的加速度等于;振子运动的速率达到;c、由于惯性,振子不会停止运动,继续向左运动,振子压缩弹簧,弹簧产生一个阻碍振子运动的力,在由O→C的运动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弹力大小逐渐;弹力的方向始终指向位置;弹力产生的加速度逐渐;振子运动的速率逐渐;振子做运动。能量转化。d、当振子从C→O以及O→B运动过程中,各个物理量又如何?(学生个别回答)F.这样由B出发,最后又回到B点的运动,就是一次全振动,以后振子就重复上述过程,在B、C之间往复运动。2.回复力讨论:振子振动过程中,也受到几个力作用?(重力、气膜的浮力、弹力)(学生共同回答)但与振动有关的力是哪一个?为什么?(重力和气膜的浮力都垂直于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因此,使弹簧振子发生振动的力只有弹簧的弹力)这个力的方向跟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如何?(方向相反,它的作用能使振子返回平衡位置,所以叫做回复力)说明:回复力的大小就是弹簧的弹力大小,根据虎克定律可知,F=kx,又由于这里x表示位移,回复力和位移都为矢量,那么它们的关系应为F=-kx,负号表示回复力跟振子的位移方向相反,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一般情况下k为比例常数,但这里就是弹簧的劲度系数)(演示课件中的矢量的变化)3、简谐运动的定义定义:像弹簧振子那样,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