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1.识记罗马城邦的诞生地、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斯巴达克起义的时间、罗马帝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等基本史实。2.简述罗马共和国共和政体的内容,并比较古代罗马与古代希腊政体的异同。3.搜集材料,从《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内容等方面认识其地位与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意大利半岛位于,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的发展。自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兴起。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这部法律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3.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随后,罗马灭掉,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4.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5.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公元前31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7.375年,被称为“蛮族”的大举侵入罗马帝国。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的打击下灭亡。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方案】活动一知道古罗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了解罗马的兴起和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了解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1.仔细阅读史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描述古代罗马的地理环境。2.预习课文,根据下面时间轴整理罗马文明的发展线索。活动二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根据课本P22,回答以下问题。1.简要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2.简述《十二铜表法》内容并结合内容进行评价。活动三结合布匿战争与课本《古代罗马的扩张》图,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分析其衰亡的原因。1.罗马是怎样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的?2.指出罗马帝国的疆域及其特点。3.结合课文“罗马帝国的衰亡”一目,分析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三、课堂练习1.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罗马文明D.古中国文明2.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谁的手里?()A.执政官B.保民官C.元老院D.公民大会3.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A.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B.国王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C.布匿战争后,罗马共和国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D.罗马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4.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A.罗马城的建立者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C.罗马帝国的建立者D.拉丁字母的发明者5.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四、达标检测1.在罗马共和国时期()A.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的决议B.元老院主持日常事务C.地中海成为其“内湖”D.公民大会掌握决策权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哪一时间段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A.①B.②C.③D.④3.自从《十二铜表法》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一直保留下来,甚至到罗马帝国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