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和经纬网地球仪1个教学过程【复习】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请每个学生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投影片】直射点移动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关系图。【提问】直射点位置和相应时间、节气名称。【导入新课】学生通过观察投影片的旋转,说出直射点位置和极昼极夜的关系。【提问】由于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某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举例说明上海地区一年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同学讨论、回答。【讲述】树叶凋零,人们衣着的变化都是随着气候的冷热变化而变化的。四季最主要的区别也体现在冷热的差异上,如春暖、夏热、冬寒。大家还知道一天之内也有冷热的变化,早晚凉,中午热。大家都知道这种变化与太阳的日出、日落密切相关。可是,一年中同样是中午,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这又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内容。【板书】3.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旋转投影片】12月22日的日照图。【讲解】观察某个纬度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方法。【演示旋转投影片】分别演示从12月到次年6月之间和6月到12月的昼夜长短变化。【提问】北半球上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北半球下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夏半年。夏半年,昼和夜哪个长?什么时候白天最长?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冬半年。冬半年,昼和夜哪个长?什么时候白天最短?学生回答并在上节课的表1中昼夜长短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板书】时间变化【投影片】表示12月22日的日照图。【提问】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投影片】表示6月22日的日照图。【提问】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投影片】表示3月21日的日照图。【提问】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板书】【转入正午太阳高度】如果细心的同学还可以发现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板书】(2)正午太阳高度【讲解】(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如何画正午太阳高度。2【复合片投影片】北京地区直射点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关系图。学生观察回答。(1)一年中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2)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化?与什么有关?(3)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是否满足这一规律?学生在上节课的表1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规律。【板书】【旋转投影片】分别展示春秋分、冬至、夏至的日照图。学生观察回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总结】读上节课的表1会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与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一致的。【转入四季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使得一年中同一地区获得的日照时间不同。【投影片】四季成因的结构关系图。【板书】4.四季更替(1)成因(2)四季的划分:板书设计3.公转的地理意义3作业:;填充图册P7课后反馈:对于重点和难点,用了多媒体课件,效果不错。速度已经放慢,不过做练习的情况仍然不是很理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