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戊戌变法》学案 鲁教版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戊戌变法》学案 鲁教版_第1页
1/9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戊戌变法》学案 鲁教版_第2页
2/9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戊戌变法》学案 鲁教版_第3页
3/9
第15课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预习学案课堂学案●自主学习一、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甲午的震撼——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结合必修一第15课及选修第15课解决以下问题:(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3)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4)甲午战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经济、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结合必修二分析以下问题)(1)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时间:(2)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3)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兴起(1)早起维新思想产生时间:产生条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经济上主张,政治【合作探究】探究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探究2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探究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人无固志,奸人生心,陈涉(陈胜)辍耕于垄上……草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三年来泰西(西上主张,思想文化上主张。局限:(2)维新思想的发展时间: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人物著作思想及特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二、过程(一)序幕:公车上书——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1、直接原因:。2、主要内容:(1)(2)(3)3、结果:4、影响(二)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1、建立组织名称创办人作用(课内思考题)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2、创办报刊名称创办人地点《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3、影响:(三)高潮――百日维新1、背景:(1)直接原因:方)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晦。—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1898年6月,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公折》中奏道:“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戊戌奏稿》回答: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筹划变法的历史背景⑵材料中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在变法中是否得到了实施?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4变法失败的原因【巩固练习】1、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支持维新派B、实行君主立宪制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维护清王朝统治2、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B、顽固势力过于强大C、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3、(江苏)1895年,维新变法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2)康有为:、2、开始标志:3、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详见课本)1、新政实施后各派的反应与斗争:(1)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2)慈禧太后:(3)读书求官之人:(4)维新派:(四)失败——戊戌政变(1)时间:(2)概况: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制造“戊戌六君子事件”。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三、维新时期的遗产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影响:(1)(2)(3)(4)(5)(6)探究5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4、“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5、(上海)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幻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戊戌变法》学案 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