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姓名:王智年级专业:2012年秋汉语言文学所在电大:梅河电大指导教师:1222001255386目录内容摘要⋯⋯⋯⋯⋯⋯⋯⋯⋯⋯⋯⋯⋯⋯⋯⋯⋯⋯⋯⋯⋯⋯⋯⋯⋯⋯⋯⋯1一、三毛的人格魅力⋯⋯⋯⋯⋯⋯⋯⋯⋯⋯⋯⋯⋯⋯⋯⋯⋯⋯⋯⋯⋯⋯⋯2(一)“不负我心”----自由,洒脱,率性而为的三毛⋯⋯⋯⋯⋯⋯⋯2(二)执着追求真善美的三毛⋯⋯⋯⋯⋯⋯⋯⋯⋯⋯⋯⋯⋯⋯⋯⋯⋯⋯3二、“率性而为,兴之所至”的创作观与融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羚羊挂角,不露痕迹”的创作风格⋯⋯⋯⋯⋯⋯⋯⋯⋯⋯⋯⋯⋯⋯⋯⋯⋯⋯⋯⋯4(一)创作观⋯⋯⋯⋯⋯⋯⋯⋯⋯⋯⋯⋯⋯⋯⋯⋯⋯⋯⋯⋯⋯⋯⋯⋯⋯4(二)三毛是个热爱生命的作家⋯⋯⋯⋯⋯⋯⋯⋯⋯⋯⋯⋯⋯⋯⋯⋯⋯5三、结论⋯⋯⋯⋯⋯⋯⋯⋯⋯⋯⋯⋯⋯⋯⋯⋯⋯⋯⋯⋯⋯⋯⋯⋯⋯⋯⋯⋯7参考文献⋯⋯⋯⋯⋯⋯⋯⋯⋯⋯⋯⋯⋯⋯⋯⋯⋯⋯⋯⋯⋯⋯⋯⋯⋯⋯⋯⋯81浅析三毛的人格魅力与作品的艺术特色王智12年秋汉语言文学1222001255386内容摘要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高尚的人格力量,传奇性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作品风格和作品中永恒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使读者沉浸在她为我们营造的亦真亦幻富有异国风情的艺术世界的同时,于无形之中也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人格的升华。当我们回过神来,内心仍然会涌动着一股感情:既惊叹其人格的伟大感慨自己的不足,又享受其独具的艺术风格带给我们的自然舒适。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一生流浪,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她快乐的做着一个世界人,在流浪中寻找着人生的橄榄树,生活在现实与艺术的交合处。她幸福的做着一个异乡浪客,自得地写着一些异域作品。她使自己跨过千上万水,穿越滚滚红尘,并将其定格于永恒。那么这种大魄力,大手笔来自于何处?毫无疑问,来自于她独特的追求,来自于她独具的个性气质。归根结底来自于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种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并深深的影响了她的写作,从而在作品中也表现出其独具的艺术特色。【关键词】人格魅力自由洒脱率性2浅析三毛的人格魅力与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一生流浪,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她快乐的做着一个世界人,在流浪中寻找着人生的橄榄树,生活在现实与艺术的交合处。她幸福的做着一个异乡浪客,自得地写着一些异域作品。她使自己跨过千上万水,穿越滚滚红尘,并将其定格于永恒。那么这种大魄力,大手笔来自于何处?毫无疑问,来自于她独特的追求,来自于她独具的个性气质。归根结底来自于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种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并深深的影响了她的写作,从而在作品中也表现出其独具的艺术特色。一、三毛的人格魅力。(一)“不负我心”----自由,洒脱,率性而为的三毛。通过资料与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自由洒脱,率性而为是三毛一生的行为准则与追求。少年时期的三毛,曾经一度是个孤僻苦闷,对人生持厌弃态度的孩子。在《逃学为读书》一文中,不仅讲述了她从小对文学书籍的热爱对文学美得追求,也为我们讲出了她休学的原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毛对自由自在的追求,率性而为的心性。十七岁开始,生性聪明而又敏感的三毛便开始了一个少女对生命的终极意义,存在形态的哲学追问于探讨。《雨季不再来》记录了这一段充满困惑与感伤的人生,表现了她对人生虚幻的追求和无力的慨叹,即生命无所谓长短,爱,得失,欢乐与痛苦。这种人生境界和追求表现了三毛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虽然这一时期的三毛是感伤的,困惑迷茫孤独的,但其对自由的渴望,对自己内心所思所想的尊重仍然可以看出来。在惆怅的雨季如此自由,在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去撒哈拉大沙漠,三毛也不止一次的在作品中写道“我常常说,我要去沙漠走一趟,却没有人当我是在说真的。也有比较了解我的朋友,他们又将我的向往沙漠解释成看破红尘,自我放逐,一去不返也。这些都不是很正确的说法。”那三毛向往沙漠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三毛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不记得在哪一年以前,我3无意间翻到了本美国的一本《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