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上海市交通委员会2016年2月I目录1总则.......................................................................................................12术语与定义..........................................................................................23基本规定..............................................................................................44公交线路新辟......................................................................................75公交线路调整......................................................................................96公交线路终止....................................................................................127公交线网评价....................................................................................138线网优化调整管理机制....................................................................159编制依据............................................................................................1710本导则用词说明..............................................................................1811总则1.0.1为服务上海“十三五”末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全球城市和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上海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和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需要进一步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平衡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1.0.2随着本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断调整,居民出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已经超过地面公交。由于地面公交线路优化尤其是调整与终止的难度较大,公交线网与其功能定位仍存在不适应之处,线网功能层次不清晰,市中心部分路段重复严重,市区边缘线网稀疏,换乘衔接不便等。1.0.3结合本市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交通出行特征,公交线路应构建骨干线、区域线、驳运线三级线网结构,形成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相互协调、分担均衡的公交线网体系,实现便捷、可靠的公交服务。1.0.4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本市公共汽(电)车(以下简称“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特制订《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以下简称《导则》)。1.0.5本《导则》适用于本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以下简称“公交线路”)的新辟、调整和终止。22术语与定义2.0.1公交线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固定的线路、站点和规定的时间营运,用于运载乘客并按照核定的营运收费标准收费的公共汽车和电车线路。2.0.2骨干线路骨干线路服务于城市主要客运走廊,提供较大运量、快速可靠的公交服务,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出行。所经主要通道优先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运行的速度和可靠性;运营组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设置大站快车、直达快线等。2.0.3区域线路区域线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服务于区域性主要客运走廊,通过加密公交线网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主要承担中短距离出行。2.0.4驳运线路驳运线服务于居住社区、商务区等局部区域,通过与轨道交通站点、交通枢纽以及周边的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商场等公共活动区域相连接,填补公交线网空白区域或服务不便区域,满足居住区乘客换乘或生活出行需求,主要承担短距离出行。32.0.5线路新辟线路新辟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根据公交实际客流需求以及道路条件新增开设全新公交线路的行为。2.0.6线路调整线路调整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对既有公交线路的线路走向、站点布局、运营组织模式等方案进行变更的行为。2.0.7线路终止线路终止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对既有公交线路进行评估并批准终止运营的行为。43基本规定3.1公交网络结构3.1.1本市公共交通体系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基础、水上轮渡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通过综合交通枢纽紧密衔接,安全可靠、经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