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VIP免费

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_第1页
1/4
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_第2页
2/4
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_第3页
3/4
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编者按〕张一兵教授是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知名学者。2007年,他提出构境论的思想之后,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一定反响,有不少学者发表批评性的,认为构境论是从唯物主义向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退步。而张一兵教授则表示,构境论的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最近,张琳博士就此问题专访了张一兵教授。本刊特整理发表这一访谈,以期学界关注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访谈时间:2014年1月18日上午访谈地点:南京大学曾宪梓楼七楼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者:张琳博士,简称“问”受访者:张一兵教授,简称“张”参加者:周嘉昕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问:您在2007年提出了自己的“构境论”,作为对于思想史方法论反思的一次相对完整的理论呈现。我注意到两个情况:一是您的构境论腹背受“敌”,受到来自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等多方质疑;二是构境论因“界面不友好”而进一步招致批评和冷落。就第一个方面来说,您的构境论的处境,让我想到鲁迅为李大钊《守常全集》作序时的感慨:“这书是不会风行的,赤者嫌其颇白,白者嫌其已赤”。在您看来,这种多重拒绝,是源于构境论理论立场上的不纯粹吗?或者构境论内部还面临立场整合上的困难?张:2007年提出构境论,对它目前遭遇的这种状况我是有所预料的。我去找了原来的笔记,实际上,构境论并不是2007年才提出的,而是从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之后不久开始思考的,从那时算起来,构境之思的缘起到现在已经接近30年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构境论在30年前就形成了,而是说它最早源于我对辩证法的一个不切实际的逻辑建构的失败的反思。我的看家本事恰恰是辩证法,我的研究生的方向是思考张力很大的哲学原理,并不是现在大家看到我一个人物接着一个人物地解读其文本,恐怕,这会是我过去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曾经转述过德勒兹的一句话:一个真正好的哲学家,以他人的名义言说是可耻的。这句话我在博士生课堂里会经常讲,在我看来,真正的思想家不会只是评述别人,只去讲别人讲的东西,以他人的名义说话。但非常遗憾,我们国内学术界的很多领域里面,一部分学者都是在以他人的名义说话,不管是典籍文化、西方文化或是以马克思的名义言说。我觉得,在我们这一辈里面的学者里,有些人不太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思想家,我自己的思想是什么?这个思想既不是马克思,也不是孔子,也不是海德格尔的。自然科学里,已经有人问中国为什么缺少原创性的科学家,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还没有公开提出这个问题。关于这一点,我最早是在1984年笔记里面开始思考的。但那个时候,这种思考暗含在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反思中。其实,发表构境论的意图还不仅仅在于方法论自觉,方法论自觉是我在做学问当中一个很小的片段性的思考,而被指认为构境论的想法包括了对自己整个学问,或者是自己整个思想形成的一个充分的自觉。或者说,经过30多年的理论工作以后,我对自己的原创性思想和对我们学科的一个战略性的思考。现在想来,我在面对学问的时候,从一开始就会跟学问发生本身的事情保持一个有间距的反思。青年卢卡奇说,距离产生美,我想说,间距生成反思。对自己的学问保持一个必要的间距,它会造成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上面谈到的方法论自觉只是其中非常小的构境层而已,构境论更多的是一个整体的并力走向独立原创性思想的反思。我更想用“反思”这个概念,是对自己话语独立的一个批判性反思、一个我与思想史的反思性定位。我最早的思考是从1980年前后的辩证法逻辑建构开始,走到现在,初步形成一个塑形-构序-构境论的系统想法,这其中有非常复杂的一个前期过程。这个过程,也无数次地中断,有的在文本上表现出来了,有的没有表现出来。2007年决定把它拿出来,是想做一个外部的文本上的标记,我从来没指望构境理论发表以后能够被学术界接受。你刚才讲腹背受“敌”可能是指外部学界,但你肯定不会想到在我团队内部对构境论也几乎是全部“受敌”,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批判和拒斥。问:他们敢吗?张:敢啊。问:说明你们挺开明的。张:唐正东、胡大平、张亮他们批判我的构境论,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