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复习讲义编写:陶春审核:戴书锦班级学号姓名知识点一:Cl2的生产原理1.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2.Cl2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②装置:③除杂方法:依次通过盛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作用分别为除去挥发出来的HCl、干燥。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⑤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完整气体制取装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知识点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较高的价态)2.与非金属反应:H2+Cl2点燃====2HCl广义燃烧的概念: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氯水中的微粒H2O、Cl2、HClO、H+、Cl-、ClO-、OH-次氯酸的性质:①不稳定2HClO=2HCl+O2②强氧化性。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漂白。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比较③与碱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能用于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工业上用来制漂白精或漂白粉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漂白原理:与稀酸混合,将Ca(ClO)2转化成HClO,从而表现其漂白杀菌作用。失效原因及保存方法:漂白粉(精)保存要密封,在潮湿空气中会变质失效,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说明酸性:H2CO3>HClO)2HClO光照====2HCl+O2↑所以应置于避光干燥处保存。知识点三:溴、碘的提取1.溴、碘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溴是红棕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挥发,应密封保存。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减少挥发。碘是紫黑色的固体,碘易升华。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该性质可用于检验碘单质的存在。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注意比较溴和碘在水和有机溶剂中颜色的差异。2.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Cl2+2KBr=2KCl+Br2Cl2+2KI=2KCl+I2Br2+2KI=2KBr+I2总结: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Cl2>Br2>I23.实际生产中溴、碘的提取①从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②从海产品中。见课本46页4.溴、碘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见课本47页知识点四: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⑴与(O2、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O2===2Na2O加热时:2Na+O2△Na2O2⑵钠与水的反应现象:略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引申:钠与酸溶液、某些盐溶液的反应⑶Na2O与Na2O2性质的比较(颜色状态,与水、CO2及盐酸溶液的反应)⑷钠的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电解2Na+Cl2⑸钠的保存及用途:略知识点五: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①与某些酸反应②与某些盐反应③与某些碱反应④热稳定性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知识点六:离子反应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2.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个步骤——写、改、删、查。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单质、气体、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微溶物质要看具体情况而定。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三守恒原则4.离子共存问题:可按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三种情况分析。知识点七:镁的提取与应用1.镁的提取原理:CaCO3CaO+CO2↑CaO+H2O=Ca(OH)2MgCl2+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l2↑(注意无水氯化镁的制取方法)2.镁的化学性质:Mg+O22MgO,2Mg+CO22MgO+C3Mg+N2Mg3N2Mg+H2SO4=MgSO4+H2↑【课后巩固】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氯B.漂白粉C.氯水D.食盐水2.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几种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4.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只含有氯分子和次氯酸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