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餐桌礼仪的特点学科:英语指导教师: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成员:一、研究背景在中国改革开放及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方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餐桌上的礼仪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区别,能够使我们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更好的了解,促进中西方了解、交流和合作。尤其是在学习高一英语课本(上)第六单元介绍了西方餐桌礼仪之后,同学们兴致盎然,很想进一步了解中西方餐桌习俗的差异。他们和老师商量,决定把对“中国餐桌习俗和西方餐桌习俗的差异作为研究课题,希望了解这方面知识,以便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他们应有的修养和礼仪。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丰富了知识,提高礼仪文化的修养,而且锻炼独立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做到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学习中西文化差异,增进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三、活动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活动的具体目标1)、通过本阶段的活动,使学生对国外餐桌礼仪有一定的了解,基本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计划,做好调查活动的准备工作。(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拓宽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确定研究主题,促使协作能力的提升。2、活动过程:(1)主题的产生通过在英语课堂上学习李明去加拿大后,在餐桌上遇到了一些尴尬问题,比如:他应该吃完盘中所有的菜,应该把掉在饭桌上的菜捡起来吃掉,等等,这些餐桌礼仪和中国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鸣,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中外餐桌礼仪的异同(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A、进餐入座顺序:中国有哪些讲究,国外有哪些礼仪?B、餐具的不同:中国人使用什么餐具?国外进餐都使用哪些餐具?C、中外餐桌上要注意哪些细节,才是有礼貌?D、在餐馆里进餐后,要不要付小费?⋯⋯(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A、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有利条件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教师在人数、家庭住址和能力状况上作好协调工作。)B、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中外餐桌礼仪的异同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活动的具体目标:(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中外餐桌礼仪的不同之处,采集时注重客观性和代表性,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分析归类的能力。(2)、通过采访调查活动,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着重引导学生练习用英语记录活动时的感受。2、活动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A、按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式,通过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分工准备所需设备,确定是否需要辅导老师或家长陪同,以采访大学外教或熟悉的外国朋友为主。B、按预定的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找有关资料。C、及时总结改进,记好小课题研究日记。(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3)实践过程的指导A、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B、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感悟及及时记录采访内容。C、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集体探讨将研究问题引向深入。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1、活动的具体目标:(1)、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协作,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撰写好调查报告,形成对所研究问题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2)、通过成功经验的交流和解决困难方法的讨论,能从教训中汲取经验,促使学生自主调查能力的提高。2、活动过程:(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筛选、整理、分析、研究,形成结论。由于采集到的信息多而杂,很容易跟预先设定的研究主题相脱离,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筛选资料,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客观的结论。(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对活动的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交流成功的经验,回顾遇到的困难,特别要着重交流困难的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