耇街民族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学案课题:声音的特性(1课时)备课人:陈晓艳一、学习目标:1、能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影响因素。2、能根据生活实例判断它属于声音的什么特性。二、学习过程:1、复习:(1)发声物体都在,所以声音是由产生,停止发声停。(2)声音传播需要,真空(能,不能)传声。(3)固液气声速大小依次是还与有关。2、尝试学习:(1)、叫音调,频率表示,(2)、人的发生频率范围是,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叫超声波,叫次声波。(3)、叫响度,叫振幅,响度与和有关。(4)、乐音的特性包括、、,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表明。3、巩固练习:1、牛与蚊子相比,响度大音调高,而能区分牛声和蚊子声是由于他们不同2、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3、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4、总结归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尖细,如:蚊子声比老牛声尖),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轻声讲话和大声喧哗),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吉他与鼓声不同)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三、当堂检测:1、对照目标课堂检测:(1)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2)如图所示,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不同。(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4)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5)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6)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8)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当堂检测结果(检测题正确率):正确率:3、补救过关(需要补救知识点及补救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