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染整工艺原理纺织物的前处理和后整理董永春教授纺织学院天津工业大学2第二章退浆(Desizing)为增加经纱在织造中的耐磨性、平滑性以为增加经纱在织造中的耐磨性、平滑性以及抗静电性,提高其强力和抱合力,改善其可及抗静电性,提高其强力和抱合力,改善其可织性,在织造前要进行上浆加工,亦称为浆纱织性,在织造前要进行上浆加工,亦称为浆纱(保护经纱)尤其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速织(保护经纱)尤其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速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更是如此。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更是如此。可织性:经纱在织机上承受反复摩擦、拉伸、弯曲作用而不致引起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3o经纱上浆率一般为布重的4~8%,紧密织物经纱上浆率一般为布重的4~8%,紧密织物如府绸等会更高些,达到8~14%。如府绸等会更高些,达到8~14%。o注意:针织物不上浆。注意:针织物不上浆。o退浆目的退浆目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4一、常用浆料简介浆料分类天然浆料:淀粉淀粉、海藻胶、树胶等。化学浆料:纤维素衍生物如羟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类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类、聚酯类等。51.淀粉:普遍使用的浆料,对亲水性纤维有较高的粘附性和成膜性,生物降解性高,低环境污染。包括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薯类淀粉。⑴化学结构:淀粉由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类聚合物。直链淀粉:葡萄糖环之间由α-1.4甙键连接支链淀粉:葡萄糖环之间除α-1.4甙键外,还有α-1.6甙键形成支链。6直链淀粉:成膜性好,弹性高。支链淀粉:粘附性强。两者的比例依品种而异,糯米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而豆类淀粉中全部为直链淀粉。⑵性质:①遇酸分解,②遇碱稳定,发生溶胀,③遇氧化剂可分解,④被淀粉分解酶分解。⑤碘颜色反应I2+直链淀粉=蓝色,I2+支链淀粉=紫红色。72.2.聚乙烯醇(聚乙烯醇(PVAPVA))⑴化学结构:由聚醋酸乙烯酯醇解而得。完全醇解PVA(FH-PVA):98%醇解度,水溶性低,结晶度高,纤维品级。部分醇解PVA(PH-PVA):低醇解度,水溶性高,结晶度低,浆料品级。⑵性质:①对酸、碱稳定,粘度不降低。②被氧化剂降解。③适用性广,相容性好,拼混无反应。8聚乙烯醇(PVA)的制备反应CH2CHOHnCH2CHnOOCCH3CH3ONaCH3OHCH2CHOHmCH2CHnOOCCH3CH3ONaCH3OHCH2CHpOOCCH3FH-PVAPH-PVA93.3.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酸酯类主要用于疏水性纤维如涤纶长丝。化学结构:聚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CH2CHCH2CHCH2CHn1n2n3COOCH3COOC2H5COOMM=Na+,K+orNH4+10二、常用退浆方法二、常用退浆方法1.碱退浆国内染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退浆率不高,在退浆的同时尚可去除其他杂质。机理机理:采用氢氧化钠稀溶液处理,淀粉浆料在碱作用下发生溶胀(或膨化)现象,并不发生化学反应,使浆料从凝胶状转化为溶胶状,降低纤维与浆料间的结合力,然后利用水洗和机械力将其除去。对于PVA和聚丙烯酸酯类浆料,其能够溶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中。11工艺工艺:浸轧碱液-汽蒸(80-100℃,30-90min)或保温堆置(30℃,6-12h)-充分水洗。汽蒸时间短,堆置时间长(时温等效)两种加工方式:绳状、平幅加工(T/C织物)。122.(淀粉)酶退浆酶又称酵素,生物催化剂。特点:退浆率高,不损伤纤维,只适用淀粉,不能去除杂质。特性:a.高效性。b.专一性,某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甚至某个特殊反应。c.活性受温度和PH值影响。对于淀粉浆料或淀粉混合浆料(淀粉含量占优势)都可用淀粉酶退浆。13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催化水解1.4甙键和1.6甙键。(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β-淀粉酶:只能催化水解1.4甙键。(直链淀粉)因此,α-淀粉酶更为常用。14酶的催化能力用活力(activity)或活性、活度表示。定义: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