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率放大电路研究的问题二、对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三、晶体管的工作方式四、功率放大电路的种类及分析第6章功率放大电路1.性能指标:输出功率和效率。若已知Uom,则可得Pom。L2omomRUP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损耗的平均功率之比为效率。2.分析方法:因大信号作用,故应采用图解法。3.晶体管的选用:根据极限参数选择晶体管。在功放中,晶体管集电极或发射极电流的最大值接近最大集电极电流ICM,管压降的最大值接近c-e反向击穿电压U(BR)CEO,集电极消耗功率的最大值接近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CM。称为工作在尽限状态。一、功率放大电路研究的问题二、对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1.输出功率尽可能大:即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最大。2.效率尽可能高:即电路损耗的直流功率尽可能小,静态时功放管的集电极电流近似为0。三、晶体管的工作方式1.甲类方式:晶体管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处于导通状态2.乙类方式:晶体管仅在信号的半个周期处于导通状态3.甲乙类方式:晶体管在信号的多半个周期处于导通状态甲类工作状态管子导通时间为一个周期。在单管放大电路中,为了得到不失真的输出波形,将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合适位置。静态时功耗大。iCiCtuCEQ00(a)甲类iC大于0乙类工作状态导通时间为半个周期。其工作点设置在截止区。出现了严重的波形失真。iCiCtuCEQ00(c)乙类iC=0的时间为半个周期甲乙类工作状态导通时间大于半个周期,小于一个周期。其工作点设置靠近截止区。甲乙类放大,减小了静态功耗,但也出现了严重的波形失真。iCiCtuCEQ00(b)甲类iC=0的时间小于半个周期1.OCL电路输入电压的正半周:+VCC→T1→RL→地输入电压的负半周:地→RL→T2→-VCC两只管子交替导通,两路电源交替供电,双向跟随。2CESCComUVU+静态时,UEQ=UBQ=0。6.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交越失真由于T1、T2管输入特性存在死区,所以输出波形在信号过零附近产生失真——交越失真。原因:假设T1、T2的死区电压都是0.6V,那么在输入信号电压|Ui|≤0.6V期间,T1和T2截止,输出电压为零,得到如图所示失真了的波形,图6-3交越失真波形uiuott00消除交越失真的办法uo+VCCT1R3D1R1T2RL-VCC+ui+__D2图6-4消除交越失真的电路让T1和T2在静态时就微导通。为此在T1和T2的基极之间接入一个直流电压。无论信号为正或为负,都至少有一个管子导通,交越失真也就不存在了。然后求出电源的平均功率,CCC(AV)VVIP效率VomPPL2omomRUP在已知RL的情况下,先求出Uom,则求解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方法图解法求解参数在对互补对称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由于管子在大信号下工作,所以必须利用图解分析进行分析。为了便于观察互补电路中的每个管子的电流电压波形,把T2管特性曲线倒置于T1管特性曲线的右下方,并令二者在UCEQ=VCC处对准,如图所示。L1R负载线通过Q点(UCE=VCC,iC=0),且斜率为的直线。tiC1Q00iC1uCE10iC2uCE2uCES2VCC2VCCiC2Quce1uce2VCCVCCUcemT2导通T1导通T1截止T2截止ππ2ππ2π0-1/RL-1/RLPT1T2N一、输出功率2CESCComUVUL2CESCCom2)(RUVP数值较大不可忽略大功率管的UCES常为2~3V。二、效率LCESCCCCCCπ0LCESCCV)(π2)d(sinπ1RUVVtVtRUVPL2CESCCom2)(RUVPCCCESCCVom4πVUVPP电源电流三、晶体管的极限参数CMLCCmaxCIRViCEO(BR)CCmaxCE2UVutRtUtUVPdsin)sin(π21LOMπ0OMCCTPT对UOM求导,并令其为0,可得CCCCOM6.0π2VVU在输出功率最大时,因管压降最小,故管子损耗不大;输出功率最小时,因集电极电流最小,故管子损耗也不大。管子功耗与输出电压峰值的关系为管压降发射极电流L22CCTmaxπRVP0om0om2TmaxL2CComCESCESCES2.0π220UUPPPRVPU,,则若因此,选择晶体管时,其极限参数L2CCmaxTCMCCmaxCECEO(BR)LCCmaxCCM22.02RVPPVuURViI将UOM代入PT的表达式,可得2.复合互补对称电路⑴复合管(DarlingtonConnection)存在的问题:大功率输出极的工作电流大,而一般大功率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都较小。通常采用所谓“复合管”的办法来解决。设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