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水龍吟——蘇軾BYIDRILRIVENDELLXU水龙吟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泪。•从教:任凭。从教:任凭。•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注注··背景•本词为北宋词人苏轼所做,写于作者因为“乌台本词为北宋词人苏轼所做,写于作者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全词咏柳,是作者少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全词咏柳,是作者少有的婉约词作,也是北宋时期咏物的名篇。有的婉约词作,也是北宋时期咏物的名篇。•章质夫,福建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章质夫,福建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亦告以不示人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印象不一样。它细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的印象不一样。它细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又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词以摹写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词以摹写杨花的形态开篇,间接描写,却非常传神,不仅杨花的形态开篇,间接描写,却非常传神,不仅写出了杨花的独特物性,亦写了作者仿佛在设身写出了杨花的独特物性,亦写了作者仿佛在设身处地体验杨花的命运和际遇,空灵飘忽,奠定了处地体验杨花的命运和际遇,空灵飘忽,奠定了全词的风格基调。落花总会令多愁善感的人们伤全词的风格基调。落花总会令多愁善感的人们伤感怜惜,可是这同样负着“花”之名的杨花,任感怜惜,可是这同样负着“花”之名的杨花,任凭它怎样飘零坠落,也没有谁在意。凭它怎样飘零坠落,也没有谁在意。一个“惜”字,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一个“惜”字,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反衬作者独“惜”。惜”,反衬作者独“惜”。•杨花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杨花随风飘飞,离开家园,落在路旁。仔细思杨花随风飘飞,离开家园,落在路旁。仔细思量,虽说无情,却也有它的情思。杨花飘零,本是量,虽说无情,却也有它的情思。杨花飘零,本是习见的自然现象,但作者不说“离枝”,而言“抛习见的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