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1/52.2声音的特性一、选择题1.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A)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2.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3.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再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B)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C)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有的人能将别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主要是能模仿他们发出声音的(B)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响度和音调6.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C)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2/5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7.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8.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C)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9.微风吹过,挂坠敲击材料相同、粗细相同、长短不一的金属柱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声音的(A)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10.“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主要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B)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11.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C)A.声音的音色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12.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C)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3/513.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C)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5.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B)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二、填空题16.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音调。17.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的响度增大。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2.2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4/518.“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软件(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音色(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振动产生的。19.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