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压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一、术语平板载荷试验(plateloadingtesting):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复合地基的表面,用一定尺寸的承压板,逐级施加竖向压力,同时观测承压板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测定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试验方法。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平板载荷试验可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参数。平板载荷试验包括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一般情况下,用于检测浅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三、执行标准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四、试验方法试验(加载)方法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即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采用分级加荷沉降非稳定法(即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五、试验设备及其安装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千斤顶和加载反力装置(荷重)。承压板可采用圆形、正方形、矩形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应有足够刚度。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的承压板尺寸应根据所需评估的地基土的应力主要影响深度范围确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少于0.5m2(软土不应少于1.0m2)。复合地基的承压板面积应等于受检桩(1根或1根以上)所承担的处理面积,承压板形状宜根据受检桩的分布确定。试验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千斤顶应位于合力中心。加载反力装置宜选用压重平台等反力装置,并符合以下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主要受力构件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3)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4)压重平台支墩施加于地基上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试验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试验试坑标高应与地基土基底设计标高或复合地基桩顶设计标高一致。天然地基或处理土地基试验时,承压板底面下宜用中粗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复合地基试验时,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垫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取大值。六、操作步骤1、正式试验前应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最大试验荷载的5~10%),预压后卸载至零,测读位移测量仪表的初始读数或重新调整零位;2、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的1/8~1/2,其中第一级荷载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3、每级荷载施加后按5、15、30、45、60min测读承压板的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4、当承压板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试验荷载小于等于特征值对应的荷载时每一小时内的承压板沉降量不超过0.1mm,试验荷载大于特征值对应的荷载时每一小时内的承压板沉降量不超过0.25mm)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5、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30min,按第5、15、30min测读承压板沉降量;卸载至零并测读一次,2h后再测读一次。七、测试数据分析与判定1、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绘制荷载-沉降或压力-沉降、沉降-时间对数曲线,需要时也可绘制其它辅助分析曲线。2、确定单个试验点的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第8.4.3条文规定;确定单位工程的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第8.4.4条文规定。3、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或复合地基的变形模量可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公式8.4.5计算。4、检测报告的内容:(1)工程概况,内容包括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基础类型、设计要求、试验目的、依据、试验数量、试验日期;(2)主要岩土工程勘察资料;(3)主要仪器设备;(4)试验方法;(5)承压板形状及尺寸;(6)荷载分级;(7)荷载-沉降或压力-沉降、沉降-时间对数曲线;(8)承载力判定依据;(9)每个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10)单位工程的承载力特征值;(11)试验结论。八、规范条文附录A复合地基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