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保科研工作,积极开拓其它研究领域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我院环保研发方向为各类污水治理技术研究、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设计与研发、环保矿物材料开发、生态恢复等。“十五”期间在各级院领导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科研项目12项,工程设计12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9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三等奖四项。主要成绩如下:一、环保科研工作(一)珠江水系广西流域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本课题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主要研究内容:(1)系统的研究了珠江水系广西流域水质污染特点,指出水质污染主要表现为:以有机污染为主、季节性污染明显、结构性污染严重、跨行政区边界水质污染矛盾突出,水质超标因子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为主。(2)根据COD和钾的含量可根据广西糖蜜酒精废液归纳为三种类型。广西大多数糖蜜酒精废液属于第二种类型,第一种和第三种为少数企业。采用固液分离办法,可以回收糖蜜酒精废液中非溶解物(蛋白质),回收率为91.5%。浓缩比为4.39倍,分离得到的非溶解物蛋白质含量达4.4%,达到饲料GB13078-91标准要求。(3)自主研制的多级卷式膜分离设备,可以分离糖蜜酒精废液中90%的色素,回收的色素为焦糖色素,主要技术指标达到GB8817-2001要求。(4)在金光糖厂、昌菱糖厂及蒲庙酒精厂进行中试,废液经离心分离与组合膜工艺处理后净化废液回用率一般可达80%。(二)四江流域重点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本项目为广西科技厅项目。采用机械离心分离糖蜜酒精废液含蛋白质固形物回收率为82.4%(主要指标达GB8817-2001标准要求);实验室试验一次膜分离胶体色素回收率达77.6%(主要指标达GB8817-2001标准要求);实验室试验废液回用于糖蜜发酵产酒替代清水率达60%。在淀粉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研究及应用试验中,采用HCR-BCO(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处理淀粉废水,系统稳定运行时,出水可达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三)由制糖、酒精、淀粉生产引起的重点污染源废水治理及示范研究本项目为广西科技厅项目。已开发出一套回收废液色素的膜分离设备,此系统生产性试验运行稳定,色素回收率大于90%,产品主要指标达GB8817-2001标准要求);经化学脱钾处理后,净化废液回用于糖蜜发酵生产酒精替代清水率达80%。固态发酵产品的营养和卫生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粗蛋白含量大于18%;进行了生长猪、育肥猪的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证明可替代麸皮在饲料中应用。在淀粉废水处理研究中,新的高效好氧反应器负荷达30KgCOD/m3d,进入COD浓度为10000mg/L以上,一次去除率达70%;系统去除COD达90%。回收菌体蛋白符合QB/T1940-94标准。(四)桂林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863攻关项目。主要负责项目下的两个子课题:1、纳污支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污水主要来源于矮山塘分散的稻田排污口和泡花碱厂等污水约2000~3000m3,污水水质COD含量约50~80mg/L;NH3-N约12~20mg/L;SS约为40;pH值约为6~9。根据污水特点在详细的单体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河道接触氧化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艺通过专家认可,已在乌金河工程中应用,出水达到预定指标,其工艺流程见下图。整个工艺由调配水系统和净化系统组成,调配系统为保证进入净化系统的流量为3000m3/d,多余的水体通过超越管道引至净化系统下游,同时在丰水期保证洪水排道的畅通。净水系统由沉淀池和五段河道净化系统和人工湿地单元组成。每个河道净化单元划分接触氧化段和水生生物净化段两个组成部分。2、桃花江上游流域村落和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本设计根据鲁家村村委会提供的资料和近期对鲁家村现状的进一步调查以及针对小区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研究的初步成果,选用预处理+土地生态渗滤工艺方案。工程场址选择在桃花江西岸,鲁家村桃花阁餐馆西南的菜地上;设计规模为80m3/d,主要污染物COD的浓度为250mg/L,出水浓度控制在30mg/L左右。工程设计使用年限至2012年。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整个工艺由预处理系统和净化系统组成。预处理系统包括各家各户原有的一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