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74集2015年11月4日讲于香港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请看《大经科注》第六百六十七页第七行,从第二句看起:【解】又《弥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我们的意思讲是“不退转”。“不退”有三,这个地方列出来了。这段是取自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上说的。【解】“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是初果小乘。初果,前面跟诸位报告了,他断八十八品见惑。下面两种不退,是断八十一品思惑,见思烦恼。“见惑”品数虽然这么多,佛为了教学便利起见,把八十八品见惑分为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大类全包括了。这五种见惑都断了,证须陀洹,“入圣流”,就是圣人之流,他不会堕落在三恶道。初果、二果、三果,他们生活的处所、修行的处所是在人、天,人间、天上,凡圣同居土。中国这块大地,我们知道四大名山、五岳,这些地方有菩萨常住在这边,也有不少罗汉,当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有,他们在这个地方修行,不会再堕落了步步高升。初果要证到四果,他还得慢慢向上提升,经历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就超越六道轮回了,到哪里去了?十法界里面“声闻”法界,是他们居住的道场,他不会再到六道来了,六道是凡地,他出轮回了,真正超越轮回,不再回来了,所以入圣人之流。这五种见惑我们要知道,能看破,能放下很好,为什么?往生有把握。我们不搞小乘,但是这五种能帮助我们往生、帮助我们放下。为什么要放下它?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轮回也是假的,把假的放在心上,就大错特错了!假的不能放在心上,要把真的放在心上。什么是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极乐世界不生不灭。阿弥陀佛以及所有往生的大众,从上上品到下下品,个个都是无量寿,无量寿就是不生灭,意味着不生灭了。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轮回过日子,这一生当中遇到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太殊胜了,这个法门能够帮助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往生的条件非常简单,蕅益大师说“信、愿、持名”四个字,这四个字我们做到了,必定得生。第一个条件,“信”,决定相信,相信佛的话是真话,决定不会欺骗我们,西方有极乐世界,要相信真有;第二个,要相信真正有阿弥陀佛。有这两个条件就能往生了。蕅益大师说得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们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们愿意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是“愿”,真正相信,有恳切的愿望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条件具足了。念佛,念佛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念佛功夫深,品位高;念佛功夫浅,品位低。没有念佛功夫,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往生,这是下下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下下品也好,为什么?不退转了,这个不退转可不得了。三种不退,第一种刚才说了,不堕凡地。【解】“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这个品位高了,不会退到阿罗汉,这叫“行不退”。他发菩提心,他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他不会退到声闻。四圣法界里头“声闻”、“缘觉”是二乘地,他住在菩萨,再提升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他在这个地方修行,地位就高了。【解】“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念念都流入。“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智”,就是如来所证得的智慧,所以也叫“如来果海”。没有证得“如来果海”之前,都是因地。菩萨也在因地,很贴近了,阿罗汉比较疏远一点,念念都向“无上正等菩提”,向“无上道”,这个叫做“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三种不退,我们一般讲他是什么身份?法身菩萨。他住在什么地方?实报庄严土。在娑婆世界就是华藏世界,阿鞞跋致他住在华藏世界。密宗里面所说的“密严”世界,也就是华藏世界,也就是极乐世界,同处不同名号,异名一处,一般称为“一真法界”,就是指的“阿鞞跋致”。法身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