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测试试题1/7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春节期间,小王去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在半坡文物展厅里,他不可能看到的是()A.粟的朽粒B.纺轮C.彩陶D.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2.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黄帝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④他发明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科举制4.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5.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下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层面日常规范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家族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测试试题2/7政府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的召唤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6.《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实现国家统一和创立中央集权制度7.右图是中国银行的徽标。观察它的特点,可知在设计徽标时,参考了这种古钱币的外形()A.刀形币B.贝币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8.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右图是秦朝测重量的工具之一——铜权。铜权上面所刻文字的字体应该是()A.大篆B.小篆C.楷书D.行书9.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临洮—辽东B.临洮—咸阳C.陇西—辽东D.临洮—函谷关10.“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率军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11.“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测试试题3/7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④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2.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的()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13.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C.实物资料D.影像资料14.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统帅周瑜——曹操兵力对比5万——20余万结果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格局的是()ABCD16.观察《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图中①处代表哪一个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综合测试试题4/7A.匈奴族B.羌族C.鲜卑族D.氏族1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18.“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19.右图雕像中的人物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他生活在()A.西汉B.东汉C.北魏D.南北朝20.石窟艺术是南北朝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当时统治者大规模开凿石窟的目的是()A.宣扬道教B.宣扬佛教C.尊崇儒学D.加强军事二、材料题(共40分)21.(22分)读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