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6《戊戌变法》同步习题(有答案)1/5《戊戌变法》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A.新思潮萌发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D.设邮政局3、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A.西方军事技术B.西方政治制度C.西方经济技术D.西方自然科学4、“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A.“迁都定天下之本”B.“下诏鼓天下之气”C.“变法成天下之治”D.“练兵强天下之势”5、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6、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B.C.取消重叠机构,裁汰冗员D.裁撤绿营,编练新式陆军8、“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6《戊戌变法》同步习题(有答案)2/5A.“迁都定天下之本”B.“下诏鼓天下之气”C.“变法成天下之治”D.“练兵强天下之势”8、“戊戌六君子”除“军机四卿”外还有()①康有为②梁启超③康广仁④杨深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A.发起了洋务运动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C.领导了辛亥革命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10.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二、简答题11、阐释百日维新的内容是什么?12、阐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三、材料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材料一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材料二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材料三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6《戊戌变法》同步习题(有答案)3/5材料四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四位思想家的哪本著作(或译著)()A.《新学伪经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B.《仁学》《变法通议》《天演论》《孔子改制考》C.《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D.《变法通议》《仁学》《孔子改制考》《天演论》(2)上述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又各有什么特点?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6《戊戌变法》同步习题(有答案)4/5《戊戌变法》答案一、选择题1、C2、B解析:材料中上、天指的是皇帝。“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即人人都可以向朝廷上书言事,故选B3、B4、C解析:康有为《公车上书》所写,内容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根据维新派的根本主张是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基本特点,此题很容易选对B项,ACD项都是康有为所提出来的对策,都是权宜之计。5、D6、C解析:C项使一部分顽固派失去了“铁饭碗”,因而直接触及其利益。7、C8、C9、B10、D二、简答题11、阐释百日维新的内容是什么?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文化上:该科举、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炼陆军,扩建海军12、阐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封建顽固派的阻挠破坏(顽固派势力强大)主观原因:(1)资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