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明天退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输油分厂李朋刚我叫李朋刚,今年59岁,是输油分厂临淄原油库一名计量工。不久前,输油分厂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格言征集活动,我郑重写下:“即使明天退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没想到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却在分厂上下引起强烈共鸣。这句话不仅是我的心声,更是许多像我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战生产一线的老输油工人的心声。“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是我们老一代石油人的光荣梦想。1970年,我和七个同龄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满腔热情,响应党的号召,从青岛来到胜利油田的101油库,成为光荣的石油工人。那是油库建设初期,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垃圾遍地、条1件极其艰苦。吃的是地瓜面、高粱面,住的是低矮、潮湿的简易房,干活全靠人拉肩扛。而现场清理会战、场地平整会战、绿化栽植会战大大小小的会战接踵而来,扛管子、挖沟渠、担土块……,一天下来一身泥一身汗,浑身酸痛,腿都直不起来,这一切让我们一时无法适应,刚来时的兴奋劲没了,随之而来的是想家,忍不住背地里掉眼泪。老师傅说:城里娃娃,干不了这活,受不了这罪。副班长于继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像兄长一样鼓励我:“小李,你知道吗,现在青岛马路上跑的汽车,每十辆就有两辆用的是胜利油,咱们这是为家乡做贡献哪!困难都是纸老虎,我们不能被它吓到,为建设第二个大油田,我们得拼命干啊!”师傅的关注,班长的鼓励,让我不由得暗下决心:要干就干得最好,要争就争个第一!凭着对建设第二个大油田的向往,凭着不服输的劲,我融入到建设油库的大军,和工友们推着独轮车、舞动着铁锨,挥汗如雨、艰苦奋战,谁也不甘落后。2哪里有脏活、重活、累活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在参加现场清理会战时,我们冲在最前面;在场地平整会战时,我们抢着挑最大的筐抬。肩膀磨破了皮,手上磨出血泡,我们谁也不装熊,硬是咬牙坚持住,直到肩膀结痂、血泡成茧,油库也在我们眼里一天天壮大。老师傅也改变了看法:“这帮城里来的娃娃长大了!”就是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我们奉献着青春和热血,成长为真正的石油人。当载满原油的一列列火车驶出时,我们心里充满自豪,因为我们实现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光荣梦想。“每一滴油都是心血凝聚,每一滴油都是胜利重托,每一滴油都是庄严承诺”这是我们第一代输油人的信念。勤俭节约、挖潜增效一直是临淄原油库的老传统。在六、七十年代,锅炉冒烟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和工友们每天坚持勤检查、勤对照,总结出“看火色、知烟色、看烟色、知火色”的经验,并采取相应措施,终于创造了“锅炉不3冒烟”的奇迹,不但节省燃料油而且提高了热效率,并被作为先进事迹在《勘探报》刊登。在卸油班时,我发现打扫卫生每月得用三公斤棉纱,分析原因在于擦油擦灰的棉纱合在一起用,只用两、三次就扔了,我尝试着将擦油和擦灰的棉纱分开用,用孬的擦油,并尽量多用几次;用好的擦灰,擦脏了用水洗干净再用。一个月下来棉纱大大地节约了。1994年,我调到计量岗,当上了一名计量工,这个岗位是原油交接的重心,我深感责任重大。那时原油计量工作艰巨而繁忙,一次上罐检尺,要登75级台阶,爬高16.29米,一班4次,从不间断,一年下来,我们每个计量工需要登40000级的台阶,爬8000米的高度。遇到恶劣天气就更加困难了。有一次我在巡检时发现浮漂失灵,通过目测、计算发现原油已快达到极限高度,如果不紧急切换流程就会出现冒顶的危险。这时天气突变,狂风暴雨迎头袭来,而倒罐一刻也不能耽误,我和班长邵宝桢已顾不得回值班室拿雨披,顶着狂风暴雨完4成了倒罐操作,遏制了一次跑油事故的发生。常年计量结算工作使我们个个练就了打算盘的硬功夫,我们深知哪怕一个小小疏忽,也会给国家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每一次算账,都是精打细算,反复审核。常年拨打算盘让许多计量工落下手指关节疼痛的毛病,而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为油田的每一滴油负责!就这样年复一年,我们一步一步攀登着每座油罐,一个算盘珠一个算盘珠累积着胜利人的辛勤汗水,也在一天一天的创造和刷新着安全生产和原油外输量的新记录。“即使明天退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是我们一群输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