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微大道秘旨千江惟月道人洞阳子译注注本文未著作者名号,然其宣扬清微主旨甚明,言简意赅,让学人易于掌握。文中凸出元神作用,其要在于存想。要知道,道教道法不外符、咒、罡、诀。符、咒、罡、诀灵不灵,有赖于存想,而存想真不真,就要看施法的人是不是已经炼就了先天真一之气。有气,存想就真,符、咒、罡、诀信手拈来,无不灵验;没有气,存想就不真,存想不真,纵然元神作用、照本宣科,其所作做,无异于耍拳弄舞,犹如戏子,岂堪入目?知乎此,始可与言道法!清微始祖元始天尊妙道上帝,乃清微法主也。自先天浮黎传经之后,惟妙行真人得是心传,乃至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宝珠之中,同一段光明受用,是谓普殖神灵,万道之祖,今法书符,必先画一圆像,其为造化,便可见矣!道教清微派是源自于清微天的「元始天尊妙道上帝」,祂是清微派的法主。自从元始天尊在浮黎国土传下经符之后,只有那德行精妙的得道真人才能得到祂的真传,他们和所有的至真大神,多得不可胜数,通通融入了宝珠之中,一道同沾宝珠的光彩。这颗宝珠真可谓是无所不在、神奇灵妙、是万有的宗祖啊!后来我们道教人在书符的时候,都会先虚书一个圆像,道理就是从这里来的。注「清微」指清微天,为元始天尊所居之天境,而元始天尊正是先天元始祖气的拟神化,以此天为派名,正说明此派的精神风貌,在于内炼先天真气,以此作为行符施法的根本。所以说「乃清微法主也」。「浮黎」指「浮黎土」,《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说:「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宇初说:「大浮黎土,即东极国名」。按、东方为木,所谓东极国正象征生命之初,如木之欣欣向荣,如皋日之冉冉东升,看不尽的美好,充满无穷的希望。「传经」指元始天尊最初于虚空中结云为符,「经」就是指符篆。「妙行真人」是泛指有德之修行人。「宝珠」,《度人上品妙经》说:「于是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元始天尊是先天一气,宝珠指的就是元始天尊自己的元神作用,盖真气的遥布必需借自己的元神来运载。内圆外圆,发挥心上工夫。内外混融,与道合真。造此道者,毋亲纸上虚文,当究箇中玄妙。内外造化,通通都是自己的元神作用。能够达到了内外一起发生作用的境地,就叫「与道合真」了。从事道法修炼的人不要在意纸上的符要怎么画,那是假的,重要的是要仔细参究这当中的道理。注「内圆外圆」指一切现象。盖一切现象无不在宝珠中,而一个道教修行人所画的符,也无一不在圆像中,所以说:「内圆外圆」。「心上工夫」即指元神作用。按道教丹道的说法,炼丹从来就是元神作用。初步「炼精化气」,能炼的是元神,所炼的是元精。及夫元精气化,遂而「炼气化神」,此时,能炼的依然是元神,所炼的则是气,是元精所化之气,即先天真一之气。炼气的目的在于炼先天真一之气以化成「阳神」。要知道,元神不离意识,正确的说,元神就是指清净的意识,为离中一阴,所以,道教人称元神为「阴灵」。民俗有「元神光彩」的说法,指的正是元神的灵光。元神的灵光如同月光,属阴。「阳神」不是人的精神意识,「阳神」乃先天真一之气炼化而成,它的本质是气,而不是神。「阳神」一出,元神就成了糟粕,最终随肉体的消亡而消亡。神霄雷法所强调的正是「炼精化气」完成后的元神作用,与「阳神」无关。「内外混融,与道合真」指的是在炼出先天真一之气之后,施法的人能运用自己的元神,把已炼出的先天真一之气所具有的那股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透过符、咒、罡、诀等形式作用出去,以济世救人。此正所谓「法行先天一气,将用自己元神」。「内外混融」,就是指道人能用自己的元神带走自己丹田中勃发的先天真一之气去施法的意思。由此可见,道教符法的「箇中玄妙」确实不在符文本身。岂不知真中有神,长生大君,一从溟涬,流传于今,绵绵不绝,人人具足,凡圣同真,无欠无余,不增不减。要知道,在我们的真实生命中自有一尊「神祇」,叫「长生大君」。祂从我初生,混混噩噩,绵延下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祂,圣人凡夫一样有,没有哪个缺角,哪个又太多。没有哪个会增生,哪个会缩萎的。注「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