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校参观感想《微笑人生,一样精彩》第一篇:特校参观感想《微笑人生,一样精彩》微笑人生,一样精彩一路畅想,特校应该是长什么样子,那里的孩子们该是怎样学习生活的。虽然在《乐清日报》上经常会看到关于特校的报道,但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第一次参观XX县区特殊学校。3个小时的参观诚然短暂,但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却也是难以言说的。乐清特校背靠青山,环境优美,校舍也与我们普通的中小学别无二致。踏入校门,孩子们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同样惹人疼爱,他们也会主动上前问好,只是语气和语调有几分怪异,心里不觉有几分抵触和怜悯感伤。介绍会上,有同学冒昧地询问了下叶校长,“在特校你们见过的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想必他刚进校门时也有我这般经历吧。叶校长微笑地回答没有,但还是和我们分享了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初来学校的经历。孩子怕生,经常摔摔打打,有时甚至会赤身裸体,还经常攻击任课老师。听他道来,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的疼惜和无奈。听完叶校介绍,我们有幸观摩了一堂三年级的生活语文课。教学内容极其简单,是围绕“香皂”而展开,让孩子们认识“香皂”这个词语怎么写,读音如何读,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在我们看来,这一教学内容不消五分钟就能让孩子们掌握,但开课的潘梦迁老师却整整用了一节课。只因讲台下的那群小小身影与我们面对的有所不同。大小声朗读,齐读,学生挨个读,再去一此次地纠正读音,一遍遍地认字朗读,反反复复。课间休息,我和几位好友独自脱离了参观的大部队,溜到了听课教室隔壁的细纹刻纸室。清致典雅的教室里,挂满了学生们的作品,刀功之细腻,手法之精湛,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出自特校孩子之手。这又让我想起了叶校长的殷切嘱托,“将来各位坐上领导岗位,如果有岗位空缺尽量多考虑考虑特校的孩子”。的确,虽是弱势群体,但他们也终将会告别校园,离开老师和家长呵护的港湾,步入社会,如果能掌握一技之长,有一手养家糊口的技艺,他们同样能活出精彩,乃至更有机会去第1页共10页赢得他人的尊重。不一样的花朵也有着别样的芬芳,在这片花圃里,在辛勤的园丁呵护下,他们的人生一样也精彩。第二篇:校史馆参观学习感想校史馆参观学习感想20XX级教育一班教育学原理李会丽17220033820XX年10月18日下午,我作为一名研一新生跟随组织来到上海师范大学校史馆进行参观和学习,进入展馆的那一刻,胸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上海师大创建于1954年,至今已经走过63年的历史,校史馆西数着这一路的悲与喜,或沧桑,或蓬勃,或一路高歌;全面、具体、生动、直观地再现了师大波澜壮阔的奋进历史。如今,我通过校史馆中陈列的景物去回顾那段历史,我在静谧的空间中与历史中斑驳的旧时光倾情相遇,在一帧桢定格的师大校园中漫步,去感受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的记忆,我渐渐感受到了校史馆给我们这些后人想要传递的理念,那就是传承与求索。一进门的这一版块记录了上海师范大学建校至今的历史轨迹,一进入展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师大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了五大部分:1954-1958年,学校诞生,艰苦创业;1958-1966年,师院成立,稳步前进;1966-1978年,十年文革,五校合并;1978-1994年,恢复整顿,振兴开拓;1994-至今是抓住机遇,跨越转型。一路走来,其中发展与改革的艰辛只有师大和师大人才能体会,学校从单一的师范院校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秉承“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的校训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漫步于校史馆,追寻师大厚重的历史轨迹,感动于师大“师道永恒”的精神。走过师大建校至今的历史轨迹,抬眼望去便看到瞩目的几个大字,“奋发图强”、“立足根本”,这一版块展现了师大人坚持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一片丹心,坚持在学科领域、学术领域奋发图强,坚持在国际交流领域开拓进取的求索精神。上海师范大学始终怀着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心怀天下的信念,汇集了一群大师,培养了一批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大家如第2页共10页星光璀璨,照亮我们每个学子前进的方向。他们沉睡在时光中,但留下来的辉煌成就,是一种守望者的凝思,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激励着一代代师大人。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