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气瓶与乙炔瓶近几年来,随着气体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中氧气瓶与乙炔瓶使用量越来越大。在存储、运输、使用等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多起气瓶爆炸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一、短途搬运注意事项1.气瓶搬运以前,操作人员防护措施必须到位。2.凹底气瓶搬运时,可用徒手滚动,即用一手托住瓶帽,使瓶身倾斜,另一手推动瓶身沿地面旋转、用瓶底边走边滚;也可用两手各握一只气瓶的瓶帽,使两只气瓶在胸前交叉滚动,这要根据其熟练程度而定。但不准拖曳、随地平滚、顺坡竖滑或用脚蹬踢。3.用叉车叉运气瓶时,严禁氧气瓶与乙炔瓶混合在一起叉运,必须用扎带捆扎牢固(捆扎在叉车叉头与铁挡板之间)。4.气瓶应戴瓶帽,以避免搬运过程中瓶阀因受力而损坏。5.当需要用人工将气瓶从高处放落地面时,必须两人同时操作,并要求降落的动作协调一致,轻拿轻放,严禁抛、扔等。6.装卸气瓶应轻装轻卸,严禁用抛、滑、摔、滚、碰等方式装卸气瓶,避免因野蛮装卸而发生爆炸事故。1974年3月,北京某运输公司从车上卸气瓶时,用脚往下蹬,一只气瓶掉在另一只气瓶上,结果同时爆炸。7.严禁使用链绳、钢丝绳捆绑或钩吊瓶帽等方式吊运气瓶,避免吊运过程中气瓶脱落而造成事故。二、储存1.仓库周围不得存放易燃物品。2.仓库应阴凉,库内不得有热源,严禁明火,周围配备干粉灭火器。3.气瓶与字体颜色不得任意涂改。氧气瓶为蓝色,字为白色;乙炔瓶为白色,字为黑色。4.乙炔气瓶在存储、运输使用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且不得平放,原因:(1)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丙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2)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爆炸事故的发生。(3)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4)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阻火器或拉脱胶管,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导致燃烧爆炸。三、使用注意事项氧气瓶:1.严禁用带油污(尤其是黄油)的手套开启氧气瓶阀门。2.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3.氧气瓶不准改用其他气体使用。4.瓶子里面的氧气不准用尽,应留0.1-0.3Mpa,并关紧阀门,防止漏气,使气压保持正压。原因:氧气瓶的氧气全部用完后,就会成“无气瓶”,这时外面的可燃气体和空气等其他气体就会倒流入氧气瓶内,在瓶内成为混合气体,造成不安全因素。2乙炔瓶:1.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对已倾倒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2.乙炔气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温水解冻。3.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与其它火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米。四、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不能混用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均是用优质橡胶和麻织或纤维制成的,但是两者的厚度和所能承受的压力是不相同的,所以,两种橡皮管在工作中不能混用。氧气胶管能承受20公斤力/厘米(平方)的压力,其表面为红色,内径为8毫米,外径为18毫米。乙炔胶管能承受5公斤力/厘米(平方)的压力,其表面为绿色,内径为8毫米,外径为16毫米。在首次使用胶管前,必须把管内壁的滑石粉吹干净。五、预防乙炔气割枪回火回火是使用乙炔气割枪进行气割作业时最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之一,是乙炔气体火焰进入割枪喷嘴内逆向燃烧的现象,特征是火焰突然熄灭,割枪内发出急速的“嘶嘶”声。在使用乙炔气割枪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发生回火事故,轻则损坏设备工具,重则可能发生爆炸,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1.乙炔割枪回火回火有逆火和回烧两种形式:逆火是火焰向割嘴孔逆行,并且瞬时自行熄灭,同时伴有爆鸣声,也称爆鸣回火;回烧是火焰向割嘴逆行,并继续向混合室和可燃气体管路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