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水文地质技术要求一、钻孔性质该孔为煤系水文观测孔,终孔层位为进入6#煤下5m,设计孔深564米。二、钻孔坐标X:4422552.306,Y:37520678.541,H:1342三、钻孔结构与套管结构钻孔结构:一开口径Φ311/0~130m二开口径Φ190/130~480m三开口径Φ127/480~564m套管结构:Φ219/+0.5~130mΦ168/+0.5~480m四、岩芯采取本孔全孔取芯,岩芯采取率在砂层、砂砾层大于30%,其余地层大于70%。岩芯直径应与相应岩芯管保持一致,误差不大于2mm;取芯时,应保证岩芯完整,必须按顺序排好,严防颠倒。岩芯必须洗净,按顺序编号、装箱,拍照并妥善保管;需要测试的岩样及时送至实验室。五、岩性编录岩芯取出后,要按顺序放入岩芯箱内,及时填写回次票,并妥善保护。需取岩土样的层段按取样要求及时采集。层厚达0.2m及以上要进行岩性鉴定和描述,层厚达0.5m及以上分层,岩性描述符合规范要求。取芯钻孔应对孔内岩性按揭露顺序对岩芯拍照保存。六、孔斜要求孔深300m及以内孔斜不超过3°,以下每100m递增不超过1°30′。钻进过程中,每100m测斜一次并根据测斜结果及时纠偏。七、孔深误差为准确掌握钻孔深度,在钻孔施工中严格执行钻孔孔深丈量规定。每钻进50m,终孔或漏水严重处均要求丈量钻具,孔深误差不大于1.5‰。1八、钻井冲洗液为了防止含水层受到堵塞,基岩含水层或试验段(观测段)应采用清水或稀泥浆钻进,遇特殊情况可采用低固相优质泥浆。九、简易水文正常钻进中,每次下钻前、提钻后观测一次水位,停钻后,每2小时观测一次孔内水位,终孔后观测孔内近似稳定水位;掉钻时要准确测量其深度;冲洗液消耗量,正常钻进中每2小时观测一次,遇耗漏水时要加密进行观测,漏水量较大时要加密到每半小时观测1次,并要测量最大消耗量;溶洞、裂隙、破碎带其上、下界面深度应有判层记录,详细记录孔内情况,如钻具突落位置、冲洗液颜色变化、耗水量及水位变化情况,充填型溶洞每回次进尺应取出一定数量的溶洞充填物。十、封闭止水及质量检查套管下置设计目的层位并固管后,需分别对套管丝扣和底口进行止水质量检查。达不到止水质量标准必须重新固管并作质量检查,直至合格后方可继续钻进。十一、水文地质测井水文地质测井是详细了解钻孔所揭露地层岩性组合、确定含水层位置、厚度及物性特征的主要手段。本孔常规测井项目包括:视电阻率、自然电位、人工伽马、自然伽马、井径、井斜、井温。(1)严格按测井通知书要求逐一进行测井作业。(2)测井前,首先对仪器按《规程》要求进行调校、刻度及测试,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测井前应将钻具下到井底进行冲洗,使全孔井液均匀、孔内通畅;测井人员和设备到达井场后及时提出钻具。(4)测井曲线深度比例尺,要与解释精度要求相适应;横向比例尺必须用相应的物理量标注,并使其便于取值。2(5)测井参数要求齐全,测井曲线反应正常,物性特征明显,裂隙出水段(含水层)定性解释可靠,测斜、测温资料正确,原始记录齐全、准确、清楚。(6)测井结束后,要进行井场初步解释工作,并向地质方提交含水层解释成果和测斜成果。与钻探分层出入较大或曲线出现异常时要仔细查找原因并予以现场解决,必要时重新测井。(7)使用两台以上仪器工作时应做一致性检查测量,其误差不大于5%。(8)严格按《煤炭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0080-2010)进行测井质量评级,测井质量应符合《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甲级孔要求。十二、抽水试验本孔设计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1层次,抽水层位5、6煤顶板砂岩。抽水试验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抽水试验之前,需编制抽水试验设计。1、洗孔及试抽(1)洗井进行抽水试验前,对钻孔进行洗井工作,洗井工作包括:六偏磷酸钠溶液浸泡、压风机洗井等方法。要求:a、下钻具对抽水试验层段用清水冲孔,冲净孔内淤积物,返清后下入六偏磷酸钠溶液浸泡24小时;b、孔内下入钻具后,一般连接压风机或下入潜水泵,对钻孔进行洗井工作,直至水清砂静,确保洗孔质量;c、各孔洗孔结束后,由地质员检测抽水目的层段淤塞长度,当淤塞长度达到抽水层段1/8时,抽水前需对孔内淤塞物进行专门打捞,并经地测通防部现场验收(2)试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