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4沿岸景观改造工程沿岸景观改造工程7.4.1景观工程亲水步道宽2米,采用玄武岩、机制石铺设,标高控制在68.8米,作为游览亲水活动游步道;游园小径宽1.2米,采用鹅卵石及锈石块铺设,节点场地采用黄锈石、虾玉红、竹叶黑、桂林大理石作为主材,面层处理为荔枝面、火烧面、拉道等方式。亲水平台、休憩平台多采用花岗岩及仿木材料铺设;停车场采用水泥预制块植草砖铺设;运动设施主要有跑道、门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及儿童游乐园,跑道采用塑胶面层,长400m,健身设施2组,另利用挡墙设置小型攀墙提供户外健身。一、铺装工程1、工程内采用的所有铺地砖、路缘石、天然石材及其他铺地材料均为优等品。2、本工程采用的天然石材如花岗岩铺装,应采用相应措施防止泛碱现象,所有石材均应进行防污处理。3、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及附属结构物,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施工,避免反复开挖。管线沟槽回填的质量要求达到设计要求。4、场地内所有的铺装地面、生态停车场、园路的地基,根据现场地质情况0.8米深度范围内的土质若是较差或杂填土,必须进行换填。5、除特殊说明外,一般花岗岩的铺装应密缝铺实拍平,密缝≤3mm,冰裂纹花岗岩缝宽15mm。透水砖缝宽10mm,粗砂扫缝。卵石、机制石铺装做法为平铺,嵌入1:3水泥砂浆。6、铺装园路及场地铺装、混凝土结构层分缝原则:按4×4分块做缩缝;胀缝按20m间距设置,宽度约为20~30mm;分缝应尽量与铺装分隔线对齐,缩缝对应到铺装面层留缝8-10mm,用聚氨酯填缝。场地伸缩缝要与图案拼接缝一致,并与混凝土基层分缝通缝,以不破坏地面铺装图案为原则。除了特殊说明外,砖砌体采用MU7.5砖,M5砂浆砌筑。所有广场、园路中涉及的井盖均做双层井盖,面层做法与周围铺装一致。以花岗岩、卵石为例,对园林工程中最常用的铺装方法进行介绍,具体如下:一、施工准备(一)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图交底,认真阅读施工图,对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验标准,制订相应技术措施,检查落实班组的施工准备情况,做到施工质量、进度的事前控制。然后将施工技术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方可施工。(二)材料准备园林铺地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形状变化多,需事先对铺装广场的实际尺寸进行放样,确定边角的方案及广场与园路交接处的过渡方案,然后再确定各种花岗石的数量。在进料时要把好材料的规格尺寸,机械强度和色泽一致的质量关因为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上列问题。(三)场地放样、定标高按照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然后定出坐标桩点标高,注意尽量采用共同基准点。(四)地形复核对照广场竖向设计图,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二、地面施工(一)挖方与填方施工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挖填土方。填方时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按施工规范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挖方时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通知监理业主处理。(二)场地平整与找坡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0.05米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根据场地旁存在建筑、园路、管线等因素,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排水、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三)、素土夯实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1、基础开挖时,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2、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或细石等回填。3、夯实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素土夯实的密实度。当夯实过程中如果打夯机的夯头印迹基本看不出时,可用环刀法进行密实度测试。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