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们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被称之为(C)。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2、在组织正式沟通形式中,最民主、最通畅的沟通形式是(A)。A、全方位式B、圆式C、轮式D、链式3、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它们是(C)。A、成就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B、成就需要、权力需要、成长需要C、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合群需要D、成就需要、成长需要、合群需要4、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B)。A、共同的价值观B、组织目标或宗旨C、作风及传统习惯D、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5、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能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称之(C)。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6、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D)。A、权力需要B、合群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成就需要7、行为改造理论是在(A)上提出的。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D、归因理论8、因为人格魅力而产生的影响力,这种权力属于(C)。A、强制权B、奖赏权C、专长权D、仿效权9、根据激励理论类型划分,下列理论中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B)。A、需要层次理论B、期望机率模式理论C、强化理论D、双因素理论10、根据沟通类型的划分,下列属于非言语沟通的类型是(B)。A、电子媒体沟通B、示意行为C、会议讨论D、信件往来1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由(B)。A、目标支配B、动机支配C、金钱支配D、激励支配12、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A)。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B、工作本身C、成就D、上进心13、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是(C)。A、组织心理的和谐化C、组织文化C、组织成员的认同感D、组织战略14、从探讨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冻结三个过程的学者是(B)。A、卡斯特B、勒温C、克利D、罗西15、马斯洛认为,若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都相对未满足时,支配人们行为的优势需要是(A)。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16、“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A)。A、菲德勒B、李克特C、耶顿D、霍曼斯17、属于领导权变理论的是(B)。A、领导作风论B、途径—目标理论C、领导行为方格论D、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18、领导者沟通协调的目的是为了(A)。A、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实现组织目标B、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各种内部关系C、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D、结合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组织目标19、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A)。A、信息源B、接受者C、编码D、载体20、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B)。A、感觉B、知觉C、社会知觉D、自我知觉21、以下关于传统组织理论的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B、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C、重视工作和制度,忽视人D、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22、企业员工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D)。A、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B、语言表现形式C、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D、仪式表现形式23、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B)。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孔茨24、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内容的学派是(A)。A、古典学派B、人际关系学派C、系统学派D、权变方法学派25、在组织结构类型中,被称为“虚拟组织”的是(A)。A、网络型B、多维立体型C、事业部型D、矩阵型26、决策者在不能肯定决策的自然状态、但能够估计它们出现的概率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决策是(C)。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无风险型决策27、提出“理性”决策标准的是(B)。A、孔茨B、西蒙C、泰罗D、威廉·庞治28、正式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是在(C)。A、1895年B、1912年C、1949年D、1954年29、根据双因素理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属于(B)。A、激励因素B、保健因素C、积极因素D、消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