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讲解VIP免费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讲解_第1页
1/16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讲解_第2页
2/16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讲解_第3页
3/16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热与能管理部谢工一、节能的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有几个关键词,即“节能”、“降耗”和“减排”,且提到我国真正短缺的能源是天然气和石油,并再次重申: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GDP能耗在五年内要降低20%的任务必须完成,但从已过去一年的状况来看,后面几年的工作更加艰巨,故两会也提出国家会加大力度执行和监管。国务院前不久又成立节能减排小组,对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和经营项目更加严格限制。锅炉房供热系统作为能源的直接消耗者和热能的提供者,如果不注意运行方式,将造成能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能源的消耗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小区的切身经济利益。供热节能是我国现阶段供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供热节能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严峻的形式摆在我们每一个暖通从业者的面前。根据中国节能纲要的要求,建筑节能要达到50%,其中建筑材料节能为30%,供暖系统节能为20%。经过专业的供热节能改造和能源管理服务,将从各个角度改善现在的不利局面,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包括如下:1.1环保近年来,我国GDP以每年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加重。正确处理能源和环境的关系是实施环境友好的前提,能源是环境问题的核心,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对于当地、区域和全球大气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是能源决策的关键因素,环境应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综合资源规划,能源是环境外交的中心。通过对锅炉房进行专业能源管理,是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的需求,减轻了地球环境的负担,也降低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1.2降耗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资料显示,中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8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使资源和环境出现不堪重负的迹象,这样的发展模式如果不及时扭转,中国这列经济快车迟早也会陷入沼泽。我国又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只有减少消耗,才能符合政府所提倡的节约社会。其实,节能本身就是一种能源,而且是最为“清洁”的能源,在这方面我国的潜力是巨大的。据此,国家规划到2020年GDP翻两番的同时,节能也要达到50%(即能耗降50%)。从更为短缺的天然气来讲,节能是扩大天然气供热面积的重要措施。对于具体供热项目,做好节能可在锅炉不改变的情况下,增加供热面积。总之,真正的绿色能源是节约出来的,做节能的公司就是能源公司和环保公司。1.3和谐热用户需要按时的、按质的供暖服务,需要更好的、更舒适的使用效果,通过专业节能公司管理,配以科学水力平衡等人工调节,提高了小区的供热质量、用户满意率和用户收费率,使供热分布更合理、室温更具舒适性,从而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间接做出了贡献。1.4赢利通过专业能源管理公司添加节能设备并精确调控,在保证用户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料、电、水等能源浪费,为用热单位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企业效益,并且用较小的投入,换来长远的、丰厚的经济回报,一般不到一个采暖季即可收回成本。1.5省心通过专业节能公司服务,用热单位共享了节能管理经验,增加了供热和节能专业管理队伍,减轻了供热系统的运行工作压力,方便了管理方的供热管理,使之更专注于其擅长的其他领域,并节省了部分管理开支,以及形成了系统和设备的最优化配置。1.6政绩在当前节能工作的严峻形势下,每一个能源领域的工作者,都要充分想到身上的重担,有责任、有义务并有勇气成为节能的时代先锋和楷模,创建锅炉房供热的节能示范工程,并及时总结、认真推广,以实现我国节能的长远发展战略。二、供热节能中的常见问题供热有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两种形式,集中供暖包括市政热力(热电厂、区域锅炉房)、集中燃煤锅炉、集中燃气锅炉、集中燃油锅炉(重油、轻柴油)、集中电热锅炉、地源热泵(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分户供暖包括燃气壁挂炉、户式集中空调、家用小煤炉、电暖器、太阳能设备、加热电缆、电热膜等。其中又以市政热力、集中燃煤锅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供热节能技术浅析讲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