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刑法》试卷(供警管、刑技系法律文秘、司法鉴定专业使用)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00分钟;2.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中。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满分102010122424100得分总分合计人(签名)总分复核人(签名)1.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盗窃罪B、抢劫罪C、绑架罪D、抢劫罪、绑架罪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为【】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从轻或者免除处罚C、从轻处罚D、减轻处罚3.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A.属于故意犯罪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C.不构成犯罪D.属于意外事件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A、判决确定B、判决执行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D、判决公布5、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藏匿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属于:【】A、立功表现B、自首C、坦白D、不能视为自首6.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抢劫罪D.抢劫罪和绑架罪7、甲黑夜中遇到乙欲实施强奸,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8.甲、乙均为成年人,甲会游泳,乙不会。甲提出愿意教乙游泳,并保证乙的安全。在学游泳的过程中,甲因上班原因,提出中止教学,要乙上岸一同回去。乙因游兴正浓,不愿上岸,要甲先回。结果甲离去后,乙溺水身亡。对此,甲的行为应如何让认定?【】A.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B.已构成玩忽职守罪,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C.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D.不构成犯罪,不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9.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10.甲开车不慎将行人乙、丙撞成重伤。甲将乙、丙拖至无人的地方,然后驾车逃跑。乙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丙经抢救脱险。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交通肇事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D.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1.罪刑法定主义的派生原则有【】A、排斥习惯法B、禁止有罪类推C、排斥绝对不定期刑D、禁止重法溯及既往2.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A、同时犯B、共同过失行为C、甲教唆12岁的乙杀丙D、丙想占有丁的电脑打印机,授意戊去偷,戊偷来后,丙又给戊300元钱购买这台打印机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A、防卫过当B、避险过当C、中止犯D、预备犯4.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四年,再次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二年零九个月有期徒刑。人民法院不能对王某适用下列哪些制度?【】A、减刑B、缓刑C、假释D、保外就医5.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