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教案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金莉授课章节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授课时数16学时课型理论课+实验课授课地点教室、示教室、实验室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示教、操作练习、指导、考核、应用开放式教学系统教学目标1、熟悉一般病人口腔健康教育2、熟练掌握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3、掌握头发及皮肤的护理方法4、掌握压疮的发生原因及好发部位5、熟悉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6、掌握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以心换心,体会病人的感受与痛苦。重点1、压疮的发生原因及好发部位2、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3、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4、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难点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口腔护理的操作要点课程内容及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第一节口腔护理第二节头发护理第三节皮肤护理第四节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第五节晨晚间护理【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第一节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二)用物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三)常用漱口溶液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四)操作方法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可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取病人的干毛巾围于领下,脸盆放于旁边接取漱口污水,备好牙刷、牙膏、漱口水,让病人自己刷牙。护士应指导的刷牙方法,沿牙齿的纵向刷或用牙线剔牙。病情需要时可由护士协助,刷牙后擦干面部,整理用物。2.重病人的口腔护理(详见操作指导)用于高热、昏迷、危重、禁食等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五)注意事项1.擦洗时动作要轻,以免损伤口腔粘膜。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及注洗,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要夹紧防止遗留在口腔。发现病人喉部痰多时,要及时吸出。3.对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霉菌感染。4.传染病人用物须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牙线剔牙法:牙线多用丝线、尼龙线等。取牙线40cm,两端绕于两手中指,指间留14—17cm牙线,两手拇指,食指配合动作控制牙线。用拉锯式轻轻将牙线越过相邻牙接触点,压入牙缝,然后用力弹出,每个牙缝反复数次即可。*假牙的护理1.假牙也会积聚食物碎屑,必须定时清洗。使用假牙者应白天持续配戴,对增进咀嚼的功能、说话与保持面部形象均有利;晚间应卸下,可以减少对软组织与骨质的压力。卸下的假牙浸泡在冷水中,以防遗失或损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