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燃气切割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利用氧燃气火焰进行手工或机械切割的一般技术要求。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压力容器产品的常用碳素钢、低合金钢金属材料的下料切割、坡口切割及成型零部件和孔的切割等。2、一般技术要求2.1从事氧燃气切割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熟悉所用设备、工具和气体的使用性能,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2.2在氧燃气切割时,对气割设备及操作安全应遵守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的有关规定。2.3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定。2.4气割场地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10米范围内不应有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时应加阻燃挡板遮挡,以防风吹、飞溅等。2.5被切材料表面应平整、光洁,表面无凹凸不平或严重油污、锈蚀。2.6气瓶使用时存放位置符合安全要求,且要稳固竖立或装在专用车架或固定装置上。2.7在封闭空间内作业时要求采取特殊的措施,除了正常的通风要求之外封闭空间内的通风还要求防止可燃混合气的聚集及大气中富氧,封闭空间内在未进行良好的通风之前禁止人员进入如要进入必须佩戴合适的供气呼吸设备并由戴有类似设备的他人监护。通风所使用的空气其数量和质量必须保证封闭空间内的有害物质污染浓度低于规定值,除了空气之外氧气其他气体或混合气不得用于通风。3、切割前准备3.1切割前应对使用设备、气体及其减压装置的可燃气供气接头等,均应仔细检查,保证设备、仪表及气路处于正常状态。3.2检查工作场地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3点火之前,应检查割炬的气路是否通畅、射吸能力、气密性等。3.4使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机时,工作前应进行空运转,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控制部分是否损坏失灵。3.5检查气体压力,当瓶装氧气压力用至0.2〜0.3MPa表压,瓶装乙炔气用至0.1MPa表压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关阀保留余气。3.6检查工件材质和下料标记,熟悉其切割性和切割技术要求。3.7检查切割工件是否平整、干净,应去除割件表面的污垢、油脂、氧化皮等。3.8为减少气割后工件变形和利于气割时排渣,气割前工件应垫平并选放好支点,且工件下面留有一定高度的空间。3.9点火前应预先根据割件的厚度配置相应型号的割咀,同时将氧气和燃气减压器调至所需的压力值。3.10半自动直线气割时,应先将导轨放置在待割板料上,气割机割炬一侧靠向操作者,校正好导轨与工件后,调整好割炬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垂直度。切割坡口时应调整好割矩倾斜角度,割圆件时,则装上半径架,调好切割半径,如用半自动割圆则应抬高定位针,使靠近定位针的滚轮悬空再调切割半径。4、切割操作4.1必须做好气割的各项准备后方可点火气割。4.2点火时,先开少量预热氧(阀门开约1/4圈),然后开燃气阀,点燃混合气,检查风线(切割气流),先调预热火焰再试开切割氧,检查切割氧气流是否挺直清晰并符合切割要求。4.3预热火焰长度应根据板厚加以调整,根据可燃气体性质,一般采用中性焰对工件均匀预热。当采用氧-丙烷切割时可用氧化焰预热,再用中性焰切割。4.4用预热火焰将工件切口始端预热到金属的燃点(呈亮红色),然后打开切割氧,待切口始端割穿后再移动割炬进入正常切割。4.5切口应选择工件余料较大的部位,并选择余料较大的部位结束切割。切割细长条状工件时应采用断续切割或双边同时切割工艺。4.6气割时应注意风线(切割气流)长度一般最好应超过板厚的三分之一,割咀与工件的距离一般大致等于焰芯的长度加上2〜4mm,具体按表7-11选择。4.7气割板厚不大于8mm的薄板时,应对钢板进行有效的夹持,以防止钢板在切割受热时变形而产生位移,从而影响切割质量。4.8气割4〜25mm厚的板料时,为提高切割效率,割咀可向后,即向切割前进的方向倾斜20°〜30°角,具体按表7-9选择。4.9除切割速度外,割纹的后拖量还受割咀倾角的影响,切割速度与工件厚度、切割氧纯度和压力、割咀结构等都有关,有关参数规范的选择详见表7-4〜表7-7。4.10气割过程中若发生回火时,应立即关闭切割氧,然后关闭可燃气和预热氧,以防止回火火焰倒燃。自动切割过程中,如果发生回火、未割透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机器运行,排除故障,沿轨迹返回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