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电力电容器好坏的简易方法现场检查和判断电力补偿电容器的好坏,可按如下简易方法和步骤进行:一、外部观察听诊法1、如发现电容器外壳变形,膨胀鼓肚现象,则说明电容器内部的绝缘介质或电极必有损坏,应立即退出运行报废并更换新品。2、如发现电容器高压瓷瓶闪烙炸裂或已出现喷油、溢出内部绝缘介质等现象,也应立即判断为电容器损毁,要妥善处理和回收上缴损毁品,更换新品。3、电容器在正常运行时,不应有任何响声。如听到有异常“噼”、“啪”放电声或“嗡嗡”的沉闷响声,说明电容器内部必有故障,应立即停运做进一步检查处理或更换新品。4、电容器在运行时,如发现该组电容器开关出现事故跳闸或高压跌落保险丝熔断现象,应退出运行,待查明电容器确无故障后方可再次投运。二、万用表测量法:1.视电解电容的大小选用万用表的R×10、R×100、R×1K挡进行测试判断。测试前,需将电容器放电,红黑笔分别接电容器的正负极。由指针偏摆来判断电容器质量。2.若指针向右摆起,然后慢慢向左退回原位(即阻值小到大很快),一般来说电容是好的。3.若指针不再回转,说明电容器已经击穿。4.若针摆起后逐渐退回到某一位置停位,则说明电容器已经漏电。如果表针摆不起来,说明电容器电解质已经干涸推失去容量。5.在没有条件下,其好坏和质量高低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进行检测,并加以判断。容量大(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器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R×1000)测量电容器两电极,表针应向阻值小的方向摆动,然后慢慢回摆至∞附近。接着交换测试棒再试一次,看表针的摆动情况,摆幅越大,表明电容器的电容量越大。若测试棒一直碰触电容器引线,表针应指在∞附近,否则,表明该电容器有漏电现象,其电阻值越小,说明漏电量越大,则电容器质量差;如在测量时表针根本不动,表明此电容器已失效或断路;如果表针摆动,但不能回到起始点,则表明电容器漏电量较大,其质量不佳。对于容量较小的电容器,用万用表来测量往往看不出表针摆动,此时,可以借助一个外加直流电压和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进行测量,其方法:即把万用表调到相应的直流电压档,负(黑)测试棒接直流电源负极,正(红)测试棒接被测的电容器一端,另一端接电源正极。一只性能良好的电容器在接通电源的瞬间,万用表的表针应有较大摆幅;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其表针的摆幅也越大,摆动后,表针能逐渐返回零位。如果电容器在电源接通的瞬间,万用表的指针不摆动,则说明电容器失效或断路;若表针一直指示电源电压而不作摆动,表明电容器已被击穿短路;若表针摆动正常,但不返回零位,说明电容器有漏电现象,所指示的电压数值越高,表明漏电量越大。需要指出的是:测量容量小的电容器所用的辅助直流电压不能超过被测电容器的耐压,以免因测量而造成电容器击穿损坏。要想准确测量电容器的容量,需要采用电容电桥或Q表。上述的简易检测方法,只能粗略判断压力表电容器的好坏。三、钳流表卡电流:I/1.44=Kvar例如:电流=36A,36/1.44=25Kvar.反之,标称容量为30Kvar,30×1.44=43A.不接入电源,用万用表可以判断吗?———可以用电容表测量电容量!由于容量比较大,万用表无法测量具体容量.只能大致判断充放电现象.电容量:近似为Kvar×20=电容量例如:25Kvar×20=500μf(实际497μf).四、缘摇表测试法:1.放电并解开电容器的外部连线待测。2.选取一只与电容器工作电压相当的电压等级的兆欧表(一般规定:1000伏以下用500伏或10000伏兆欧表;1000伏以上用1000伏或2500伏兆欧表)遥测电容器的绝缘电阻。遥测时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体上,按约120转/分的转速保持均速,再将测试线(笔)离开被试品切断电路,然后才降低和终止摇表摇把的转动。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分为两极间的绝缘电阻和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由于电容器的两极间及两极对外壳均有电容存在,因此要特别注意摇测方法,否则便容易损坏兆欧表绝缘。摇测低压电容器可采用500伏摇表;摇测前应先将电容器放电。摇测时,先将摇表摇至规定转速,待其指针平稳后再将摇表线接至电容器的两极上,再继续转动摇表。开始时由于对电容器充电,摇表指针会下降,然后再慢慢上升直至稳定,此时读数即为电容器的极间...